当音乐在博物馆中歌唱

发布时间:2024-07-03 16:50

唱歌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生活乐趣# #音乐#

博物馆自18世纪兴起以来,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它通过收藏、展示和研究文物,让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今天,博物馆更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者,更成为文化艺术的见证者、传播者与表演者。最近在参观一些博物馆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许多音乐活动正在让博物馆更加鲜活,同时也使音乐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华夏古乐 凤凰于飞

音乐,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特殊的。作为礼乐之邦,中国人对音乐的向往源远流长,音乐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悲欢离合,数千年的音乐历史为我们积累了无数的宝贵财富。

在河南博物院中,有一个独具魅力的所在——华夏古乐厅。它以河南省出土的音乐文物为基础,对古代乐器与相应乐曲进行复原与演奏。

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演出当属骨笛的演奏。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乐器实物,其中年代最古老的一支距今至少有8700年。其中不少骨笛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也为其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复原与演奏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音乐学者的深入研究之下,不仅确定了骨笛的演奏方式为“竖笛斜吹”,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力求还原骨笛那空灵嘹亮的音色与奇幻复杂的七声音阶色彩。与表演相映衬的,是充满原始美感的舞台背景:象征先民生活的熊熊篝火以及冉冉飞舞的萤火虫,演奏者专注而虔诚的神情与悠然笛声融为一体,风声、雨声渐次而起,仿佛诉说着远古先民试图通过笛声与上界沟通的愿望。真实存在的宝贵文物与时空中穿梭的乐音,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艺术世界。

华夏古乐团 河南博物院供图

民歌展中唱民歌

黄土高原是一片历史深远悠久的土地,陕北民歌则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各类民间歌曲的统称,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磨砺。在这片漫天黄沙的孤寂中,当地人民用铿锵有力又略带粗粝的语言,歌唱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传颂着精神的力量。今年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榆林·陕北民歌展”就是一个以陕北民歌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经典民歌现场活态展演为亮点,同时配合多种的展陈手段的展览。

以对劳动号子的展现为例,展览从上至下,将民歌的具体名称、简介、照片、乐谱一一展示,令观众在清晰的逻辑之下对展览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相关书籍、信件、曲谱、手稿、剧本、歌词、实物等展品将千年的文脉注入一字一顿,也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展柜中还有相应生产工具的展示,以配合号子的劳动场景,能够给观众更直观、更生动的诠释。

展览对于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十分重视。此次展览的讲解员由陕北地区当地工作人员担任,不仅能够清晰阐述展览内容,在乡土乡音的氛围之下,讲解过程中还加入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现场演唱。姑娘动听的歌声,生动诠释了《黄河船工号子》《赶牲灵》等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

在沉浸感方面,展厅设计也做了新颖而大胆的尝试,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由黄土高原的模拟场景所连接,真实模拟了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这个场景的搭建具有多重功用,这是一个具有黄土高原风貌的小型舞台。在这里,观众们可选择站立或坐下,来欣赏陕北当地歌手演唱民歌。在多媒体手段的运营下,模拟展区营造出瀑布的壮阔、高原的寂寥、窑洞的静谧。尽管这个场景只是在展厅中临时搭建的,但音响效果、舞台灯光仍然非常出色,展现出了陕北高原浓烈的自然美和高亢苍凉的音乐美。

在“守望非遗 留住根脉”单元中,展览还设计出了一面由陕北特色民居窑洞拱门组成的拱门墙。倚在门框处便会发现墙内大有千秋:在拱门墙里隐藏着一个表演场所,数位非遗传承人在里面实时表演国家级非遗曲艺音乐——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两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以唱为主、说唱相间,表演方式最初为一人自弹自唱,后发展出二人坐唱、多人坐唱等各类表演方式。一人演唱时,三弦或琵琶为主奏乐器,节拍乐器为腿上绑的“甩板”和右手腕套的“蚂蚱板”。陕北说书所使用的琵琶十分特殊,形为曲项,演奏方法为横抱用拨子弹奏,这与西魏时期所建陕北宜君县福地水库石窟中的横抱琵琶的塑像十分相似。陕北说书所使用的主奏乐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已在当地流行,可见陕北说书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几位陕北老艺人演奏三弦、胡琴等乐器,他们向观众介绍着自己的家乡——“陕北坐落在高原上”。

由于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陕北说书其实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曲艺类型,对其具有感性认识的人数寥寥,能够对其进行实地欣赏进而深入研究的人更是不多,所以,这也是一次不出北京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它的绝好机会。

陕北民歌舞台演出场景 代媛媛摄

古建与音乐的呼唤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或许是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存在,但音乐之美又会很鲜明地体现在音乐结构的灵光一现之中:或对称端庄,或别出心裁。建筑之美又恰恰在人们词穷之时需要音乐来诠释。

北京钟鼓楼,是象征着时光穿梭的时间之建筑,同时亦是晨钟暮鼓、以乐音彰显时节的凝固之音乐。钟鼓楼,也是一个充满故事与韵味的时间的博物馆,还是收藏了若干乐声的古建筑。

今年的6月8日至6月9日,北京钟鼓楼在鼓楼一层券洞中先后举办了三场别具一格的“时光琴韵”音乐会。游客可以在参观钟鼓楼、欣赏钟鼓楼展览的同时,聆听写意北京民俗文化、探寻北京艺术生命的音乐作品——钢琴组曲《北京中轴》。

“时光琴韵”音乐会现场 代媛媛摄

组曲由风格各异、各具千秋的四首曲目组成,其中《天桥·仲夏》敏感地捕捉到了天桥这一老北京民间娱乐场所的氛围,将民间音乐旺盛的生命力与仲夏夜热闹的天桥市场融合。京剧音乐元素的巧妙变化展示出天桥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多变却又有序的节奏、京剧唱腔在钢琴上的表达,都被青年钢琴家丛榕诠释得丝丝入扣。

第二首《正阳门·立秋》则以北京民间小调娓娓道来、拉开帷幕,这旋律令人倍感亲切,甚至有一种“似是故人来”之感,秋之温婉,是那样细腻而又温情脉脉。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与钢琴家在尝试通过音乐与观众进行亲切的交谈与更深层次的交流,从而去深刻地体味北京历史文化。

《钟鼓楼·谷雨》灵气十足,作为老北京的时间见证者,钟楼和鼓楼似乎早已成为北京人依恋的家人一般,这种情感温馨而又带有北方特有的爽利干脆。钢琴家丛榕的指尖干净利落,弹出了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颗粒性十足的雨滴质感,在玲珑清脆的雨声中京韵大鼓的气韵散播开来,音乐主题神采飞扬,音乐的结构亦仿佛一座精致严谨的建筑。

最后一首《永定门·冬雪》,作曲家冯金硕用音乐描绘出了永定门的坚固与稳重,更将对北京之雪的体验融入其中。北京的雪,美在恢弘,美在大气,更美在底蕴,美在具有腾挪时间的魅力。那漫天白雪之中的北京,总给人留下古往今来的由衷感叹,现代作曲技法正好似一架时空穿梭机,将听众带到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语境之下。

在对历史不断地求索过程中,我们通过音乐完成了与过去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深度情感共鸣。让音乐在博物馆中歌唱,这是当今博物馆展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体验”的表现,通过听觉的感受,观众们虽身处博物馆,但开启的将是一场发现历史、发现文明乃至发现自身的奇妙之旅。

责任编辑:

网址:当音乐在博物馆中歌唱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2317

相关内容

当音乐在博物馆中歌唱
在喧嚣的城市中,王怡博 的音乐热情在 livehouse音乐
百校百馆我来行|探索千年前的声音,博物馆日前夕,小学生这样玩转音乐
从“独乐”到“众乐”:中国私立博物馆“圈粉”年轻人
在音乐中感受青春澎湃力量
2024新歌唱新疆·新年音乐盛典上演
工艺美术助力贵阳乌当水东香纸博物馆
“扇韵遗香”在成都永陵博物馆开展
“为人民歌唱—艺术家郭兰英从艺90周年系列活动”在穗举行
《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每日一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