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跨越身体障碍的生命之舞
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生活乐趣# #音乐舞蹈#
昏暗的灯光中,横卧在朦胧纱幕后的舞者如同一条搁浅在岩石上的美人鱼,不断挣扎中,忽然身体分裂,一分为二,失去了原本可以舞动的“下肢”。7月6日、7日,由身身不息制作、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中国舞蹈家刘岩和瑞士艺术家亚历山德罗·斯基亚塔雷拉两位身体受限的中瑞舞蹈家携手推出的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舞蹈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文化、身体和心灵的深度对话。
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剧照。方非摄
“你似乎认识我很多年了,我是刘岩,一个热爱跳舞的人,爱到骨子里。”在《我再次呼吸》的演出中,不仅可以看到刘岩的表演,还可以听到她以旁白的形式表达心声,“你认识的可能是我的过去、我的坠落、我的命运之重。但你可能不了解重是一种什么感觉?像箭矢冲向我年轻的梦境,击碎一万种可能。”来自瑞士的亚历山德罗·斯基亚塔雷拉,和刘岩有着相似的痛苦经历:“慢慢地,我的手失去了力量,他们叫它平山症。没有疼痛,静静地,我前臂的神经变得越来越细,仿佛手机的充电线要断了似的。我不再能拿得稳笔或叉子,不过我还能跳舞。但短暂的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很高,我继续前行。”
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剧照。方非摄
一位因经历了重大事故而不得不坐上轮椅;一位因严重疾病而逐渐失去手部的力量,这两位身体受限但始终酷爱舞蹈的艺术家,共同选择“以手为媒”,重新面对自己的过去和身体,携手再现充满力量的自我探索和拥抱之旅。演出中,可以看到两位舞者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方式,在光影的配合下,探索着身体表达的可能性。尤其是通过用“手”进行的无声交流,双臂、十指,千变万化,姿态纷呈,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奇妙的“手舞世界”。亚历山德罗对意大利那不勒斯民间手势的使用,刘岩对中国古典舞手舞和手印的研究,充分结合了中西方古典与现代舞蹈的精髓,也传达着他们对于生命和舞蹈的深刻理解:手不仅是肢体,也是象征,是隐喻,是通向更多空间的载体。
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剧照。 方非摄
“对双手的重新接纳与自我和解,使我的舞蹈生涯有了与众不同的新发展,并且充满力量。”亚历山德罗这样认为。刘岩也深有感悟:“《我再次呼吸》的创作让我对身体和空间有了再一次的认识。也许命运不太公平,但当我试着舞动双臂,从容地去拥抱她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春暖花开,我又拥有了对一切事物的爱,如一次温和的呼吸。”演出尾声,曾在作品开头“一分为二”的两位舞者,重新汇聚成一具更有力量的站立的身体。刘岩坐在亚历山德罗肩头,高昂着头,双手伸向无边的宇宙苍穹;而亚历山德罗则稳健有力地缓缓迈出一步又一步,带领刘岩,也带领观众,走向更远的未来,更多的可能性……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
长期致力于包容性艺术、国际交流及艺术公益的葛慧超作为《我再次呼吸》的制作人和舞蹈构作,认为这部作品诞生于全球的包容性艺术浪潮之中,两位有着相似生命经历的艺术家,从对完美舞者的追求,到重新建立对身体、生命和艺术的认同,从遵循单一的艺术审美范式,到创造更多元、更丰富的感知现场,与观众共同踏上了这趟精神旅程。
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剧照。方非摄
舞蹈评论家慕羽看完演出后点评道:“每个人生命中或许都会碰到临界点,只是我们彼此很难体会到他者之‘重’和‘痛’。幸运的是,我看到了两位舞者‘再次呼吸’后,生命的美好,来自他者柔软却有力的‘牵手’。”观众雨佳也表示:“这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感动的舞蹈剧场作品,让我看到了身体受限的艺术家们如何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来超越身体的局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力量。同时也让人反思身体与舞蹈、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体的感受和需求,而这部作品通过最直接、最纯粹的身体语言,让我重新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和美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方非
责任编辑:
网址: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跨越身体障碍的生命之舞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3207
相关内容
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跨越身体障碍的生命之舞中瑞舞蹈家突破障碍,以“手”为媒合作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
舞蹈大师李伟淳与越剧演员的情缘
安代舞,生命之舞
鼓楼西戏剧推出舞蹈剧场《500英里》,6月7日上演
檀健次的新专辑舞蹈在上再次引发热潮
艺评︱舞剧《三更雨·愿》:以空灵之舞传递生命哲思
舞蹈剧场《如见》亮相新清华学堂,黑胶唱片同步发行
薛汀哲、唐诗逸联手,舞蹈剧场《如见》原创同名音乐作品发行
台湾省拉拉队小姐姐的舞蹈演出,感受下什么是身体还很年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