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原来是浦江镇人!

发布时间:2024-07-11 16:44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结构,全长超过2万公里。 #生活知识# #历史#

垦荒的年代虽已远去,

但召稼楼的迷人风采依然诱人,

召稼楼的钟声依旧在人们的耳际回响,

在历史的上空回荡。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五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的青少年来诵读《月满召稼楼》。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上海城隍秦裕伯》节选。

上海城隍秦裕伯

1973年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上海时,向交际处提出,到城隍庙去白相相。法国前总理福勒重游上海时,向伴游提出“你陪我到城隍庙去”。

一位东南亚亲王,一位西方总理都想浏览上海城隍庙,这说明什么?因为城隍庙代表着东西方人士心目中的上海,也代表着东西方人士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城隍庙影响如此广泛深远,那么,城隍是谁?是神还是凡人?

上海城隍庙

据记载,庙内前殿的白面神像为霍光,汉朝功臣,由三国时东吴末帝孙皓封为城隍。侧殿威风凛凛的将军像是清朝抗英英雄陈化成,由老百姓封为城隍。后殿的赤面神像为秦裕伯,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为城隍。

秦裕伯,浦东长寿里(今闵行区浦江镇)人,字惟镜、景容,号蓉卿,别号葵斋,是宋朝龙图阁学士、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八世孙。元朝元贞元年(1295)生,明代洪武六年(1373)去世。

裕伯的祖父秦知柔世居淮扬(今扬州),咸淳末年,宋室倾危,知柔举家南渡,落脚沪渎。知柔生有二子,长子良显,次子良颢,后来安家浦东长寿里。裕伯的父亲秦良颢记性极好,涉猎经史,过目不忘,善好议论,能言人所不能言。年轻时被选送到北方文化中心大名府学习蒙古文,成了蒙古学专家,著有《通纂》《一贯》《吹万集》等,是蒙古学研究的佼佼者。元朝统治者十分赏识他的蒙古学研究。任命他为国子监学录及浙江榷鹾使等职。秦裕伯从小跟随父亲宦游京师、大名等地,后留居大名府读书。裕伯天资颖悟,博学勤学,在蒙古学上也极有造诣,“是时已有盛名,北方文章,每出其手”。因此允许以大名府考生的名义参加考试,并于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六年后,任山东高密县知县。在任期间,筑县城,建县学,整饬税收,赈济抚恤,造福百姓,甚得民心,颇受百姓爱戴。元至正十三年(1353)任福建行省郎中(即监官),在任内“他恩威并施,规定凡盗匪第一次被捕,发款释放,嘱其回去自谋生活。第二次被捕,杖数十,令其回家种田。第三次被捕,则数罪合科,加重处罚。”由于秦裕伯为政期间吏治严明,盗贼匿迹,百姓赞以“公正干练”。

秦裕伯画像

当裕伯在福建为官时,大元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秦裕伯是汉人,对农民起义有着自己的态度;自己是一介书生,对纷乱的局势有着回天无力的无奈。于是弃官返回浦东长寿里侍奉母亲。裕伯回归家乡后,仍“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此时家乡适逢建桥,乡人请他题名,裕伯提笔挥毫题曰:“大通桥”,乡民尊呼裕伯题桥,简称“题桥”。人们都想沾点裕伯的灵气、才气、文气,于是纷纷在桥畔造屋建楼,题桥渐渐地发展成为集镇。不久母亲病逝,裕伯在家守孝。这时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渡江攻下常熟、湖州、松江和常州等地,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张士诚为了笼络苏淞地区的士人,扩张势力,派人到浦东长寿里召裕伯到苏州做官,裕伯以种种借口婉言谢绝。

大通桥又称“题桥”

题桥老街

朱元璋久闻秦裕伯是位贤良博学之才,定都南京后,就命令中书省发文召用秦裕伯,裕伯推辞不就。后中书省臣再次发文征召,裕伯嘱弟写了一封言辞十分恳切的信给丞相刘伯温,申述不出仕的原因:自己食元禄20余年,背之不忠;母丧未终,忘哀而出者是不孝,不忠不孝之人,对国家有何益处?实际上是回绝了朱元璋的命令。朱元璋“闻信”后,大发其火,亲书圣旨:“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是智谋之士而居住在此地,如果坚持不进京任职,恐怕会有后悔。”显而易见,这是给秦裕伯脸色看看。

朱元璋为什么要三下“龙章”征召秦裕伯?除了裕伯的才能学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做了大明皇帝后,引起了其他反元农民军的不满,于是朱派兵镇压,迫使一部分农民军败走边境和沿海,上海、崇明、苏松地区成为农民军反抗朱元璋的基地。秦裕伯是这一地区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物。朱元璋生怕秦裕伯的影响力成为士人、农军和老百姓与他对抗的一种力量,甚至猜疑他会直接或间接组织农军和上海民众联合反明。让秦裕伯到朝廷做官,秦裕伯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而他影响力所及的元代遗臣、士人、农军及上海民众就会形成一种完全有利于他的力量,帮助他安抚天下,这对于防止混乱、控制上海及东南地区,稳固刚刚建立的王朝根基是最好的,而他还可以由此得到爱贤惜才的美誉。

秦裕伯是智谋之士,他知道自己再坚持不出,势必加深朱元璋的猜疑,朱一定会派兵前来剿杀,上海及东南地区遭殃,无数的黎民百姓将家破人亡。为使上海及东南地区生灵免遭涂炭,秦裕伯以义士“奋身一出,为民请命”的慷慨情怀同使者一起进南京入朝,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记载,裕伯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二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三年始设科取士,以裕伯与御史中丞刘基为京畿文考官。

裕伯入朝期间“博学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一天,太祖登临钟山,与张以宁、秦裕伯等随从至拥翠亭。太祖传旨给笔札赋诗,八名应制者各展才华,佳作纷呈,甚见宠待。在南京待了一段时间后,裕伯托病辞职返回故里。

明洪武六年(1373)七月二十日,秦裕伯病逝于上海浦东长寿里。消息传到朝廷,朱元璋十分惋惜,震悼之余,对左右说:“秦裕伯屡官屡辞,受事不受职。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立即下诏敕封秦裕伯为上海邑城隍。这样,上海就有了一个本地的城隍老爷。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五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的青少年来诵读《月满召稼楼》。

浦江召稼楼所处的这块土地,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地,所以,《月满召稼楼》自然不仅仅单写这座楼,而是浦江镇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历史沿革,风云变幻。如今,召稼楼这本厚重的书已翻过去了沉重的一页,这里的历史建筑经过修复改建,成了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了浦江镇欣欣向荣的缩影,昔日的风物有的已经湮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依然存在,且生机盎然。今天我们把其中的一部分生动的故事集结于此,目的是为流布后世,发扬光大。

2024年7月起,第十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来源:今日闵行

责任编辑:

网址: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原来是浦江镇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3818

相关内容

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原来是浦江镇人!
农历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和城隍老爷诞辰日,跟着习俗祈福迎祥
@松江人,你喝豆浆、吃油条了吗?
名家荟萃聚上党 八音齐鸣展魅力
闵行这位中医大家,是我国早期的中医医院奠基人之一!丨闵行情
学者在上图开讲:深入走进山西,甚至可以用上一百多天
徐艺洋心中的明星原来是鹿晗,这让人颇感意外
一张客情关系维护表,映照出基层“权力江湖”
原来是杨紫“亲手擦去”了小夭对相柳的情感!书版的夭柳真是让人心绪难宁
原来是出自我家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