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房中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名句不输苏轼《江城子》
规划一次深夜探索,探访城市的不为人知之处,发现隐藏的宝藏和秘密。 #生活乐趣# #旅行#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位大家,然而他一生遭遇不幸,仕途潦倒,妻子王氏又于851年突然病逝,中年丧妻,更使得他悲痛万分。
李商隐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在妻子去世后,他写下了多首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房中曲》是他的悼亡诗篇的代表作之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名句不输苏轼《江城子》。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bò)。
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注:《房中曲》:乐府曲名。
由于长期受牛李党争之害,李商隐在仕途抑郁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十五年(851),李商隐的爱妻王氏病故,当年他才四十周岁,这对他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个致命的打击,“娇郎痴若云”,留下一个只有五岁的儿子。在父亲的心中更增加了一层悲痛。
他感慨妻子寿命太短,人去锦瑟在,人命不如锦瑟长;感慨自己一生怀才不遇,被排挤在最下层,如同涧底之松,难见天日,现在又忽然要变成山头之蘖(黄檗或小蘗“niè”,都是极苦的树),里外都是苦,苦不堪言,喻更苦到了极点,或许大的苦难还在后面。
这首诗可分为两部分,各四联。
前半写蔷薇花在幽寂的清晨开放,露珠点缀着翠蔓繁花,有如泪水盈盈,凄凉冷艳。
日高云拥,诗人将目光转向室内时,幼子依旧在抱枕酣眠,不知失母之哀,惹人怜惜也更让人心痛。
诗人恍然间望着空荡的卧室,碧波一样的玉枕是用龙宫里的宝石制成,睡在凉席上已没有妻子温柔的体肤,只剩下碧绿的空罗帐。
“龙宫石”、“玉簟”、“柔肤”、“蒙罗碧”这些华美的词语,更能衬托出王氏生前的美艳,而如今人已不在,更能凸显李商隐的伤痛、失落与惆怅。
诗歌的后半部分,由空间描写转入时间上前溯后推的联想。
回忆前年春天,二人依依相别,或已有悲辛不祥之感;今日归来,伊人不见,更为物是人非的现境增添了许多苦楚。
今昔对照自然延伸出对未来的想望,沉沦的身世之感与凄凉的亡妻之恸交织,诗人深感余生唯有悲苦而已了。
诗中的“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说的是妻子用的锦瑟犹在,而弹瑟之人却已亡故,自令李商隐肝肠寸断。
自古以来就有“琴瑟之好”的说法,比喻夫妻感情深厚,所以,王氏用过的锦瑟在李商隐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后每当他想念自己的妻子,锦瑟自然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出现在他的笔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倒数第二联:“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这里,“涧底松”有两种意思。
一是自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后,王茂元虽然不积极参加宗派斗争,但因他是李派人物,因而被卷入无情的党派之争的漩涡之中,使他成为无谓的牺牲品,虽有“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一直被压制在最底层,成为典型的“涧底松”,因为松树喜阳,天然生长在向阳高坡上;
第二层意思是爱妻辞世,等于夺走了他的半条生命,悲痛欲绝,如同涧底之松。
“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这两句可与苏轼的《江城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媲美。
名家评论:“想象天地俱翻,或有相见之日,又恐相见之时已不相识,设必无之想,作必无之虑,哀悼之情,以此为极。”
李商隐对亡妻感情极深,也只有此至深之情,写下的诗篇才如此感人。“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恨绵绵哪有绝期呢?
责任编辑:
网址:李商隐的《房中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名句不输苏轼《江城子》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4908
相关内容
李商隐的《房中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名句不输苏轼《江城子》苏轼最肉麻的一首词,连用7位诗人的名句,把新婚妻子夸上了天
千古第一悼亡词,开篇便是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无人超越
感人至深!期待《颜心记》中的欢笑与泪水交织!
豪放派的苏轼作的这首婉约词,最后一句广为传播,于丹用来做书名
李商隐最经典的一首诗,开头让人赞叹不已,中间两句更是千古绝唱
暮年李商隐,一首梅花诗,二十个字道尽人生酸楚
苏轼出狱后写下一首诗,写罢,掷笔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药啊!
感人至深的泪点电影,触动心弦,让人难以忘怀
【美文悦读】雪堂里的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