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淫书”还是“奇书”?
电视屏幕出现闪烁或变色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知识# #家电#
单就《金瓶梅》来说,有一个十分独特、离奇而又耐人寻味的现象,即真正读过《金瓶梅》原著的人并不多,可它的知名度不仅不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下,甚至往往比它们还更有“名”,当然出在“恶名”上。只因为《金瓶梅》写了性,写了淫,万恶淫为首嘛。
但有多少人想过,那个署名“兰陵笑笑生”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书里以那样的笔墨描绘如此之多不堪入目的场景?又有多少人想过,为什么一提到《金瓶梅》的书名,便不知会有多少人——主要是男人——就好像心里有鬼似的,变得心绪紊乱、缺乏定力?而且直到今天,也还有很多人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淫书”还是“奇书”?
西门庆是生理上成熟的男性,他知道怎么样在生理上给成熟的女性带来快乐;西门庆给他所喜欢的女人带来的也更多是生理上的快乐,并由此又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包括像西门庆对李瓶儿的痛哭,其实也是这样一种体现。那哭至少看似真情,不像是在故意炒作。
而像贾宝玉,他其实性上没怎么成熟,还懵懵懂懂,而那几个少女也基本上是这样。如果要照小说人物现实化地去想,假如说现实中有一个“贾宝玉”,有谁能保证他在10年之后不会成为“西门庆”?
对于《金瓶梅》里面的潘金莲,有学者认为她在性的方面表现了一种对社会暴行的反抗精神。还有人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大观园中的葬花,也可算是一种内在的反抗。这样一来,潘金莲在世人的眼里虽然很淫荡,但淫荡里毕竟也具有了一种反抗精神。《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然弱不禁风,但她的内心也有这种反抗的精神。两者之间的反抗精神存在着什么联系吗?
对这样的问题,有学者做出了巧妙的解答:“由于我们长期被一些文艺批评理论所误导,好像文学作品里面一定要有某种反抗的精神,抗争的意识,才算完整,才算精彩,我的理解是其实未必。尤其是像潘金莲,她这种纵欲的场面跟反抗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有联系的话,我们现在那么多的‘小姐’都在反抗我们的当代社会吗?我觉得不是反抗,倒是配合。”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言外之意似乎是,潘金莲虽是在以一种淫欲的做法破坏着社会的秩序,甚至西门庆都已经醉酒不起,她还喂他吃了三颗胡僧药,终使西门庆“脱阳”而死。难道潘金莲是要以此来反抗封建男权?
至于林黛玉,艺术就是艺术。不能想象生活中真有一个林黛玉,在她蒙昧已开之后,步入了成年,走入了妇女行列,她的情感行为、生活行为会是什么样。做这种世俗的推理、假设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毫无价值。
林黛玉永远是曹雪芹笔下那个清纯的、艺术的、完美的形象典型,这就够了!如果非要揣测她成年之后,会不会有潘金莲那样的情欲、情色,如果这样去读一部文学作品,那可就读歪了。
《金瓶梅》里有纵欲,有死亡。学者卜键曾写过一篇论文,说他在《金瓶梅》里“看到了在性与欲的文层表面之下,底蕴着悲天悯人的思考,底蕴着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底蕴着一种哲人的思考”。他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写的是一种末世景象,并反复强调,“它写的是一部末世的生活画卷”。
从这个角度,是不是可以来理解《金瓶梅》有一种对封建礼教的颠覆性?“存天理,灭人欲”,在这里结果是适得其反。“人欲”既灭,“天理”无存。《金瓶梅》恰恰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它要“兴人欲,灭天理”?
但事实上,一个色欲横流的世界同一个灭绝爱欲的世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现在讲“和谐社会”,其实“天理”和“人欲”也是应该和平共处。两者要和谐,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天理”的存在不能以“人欲”的压抑为代价。不能一天到晚讲天理,然后把人性的欲望全部抹杀;相反,“人欲”的张扬也不能逾越“天理”的界限。老是要张扬个性,不能无边无沿,逾越法律。嫖娼卖淫者,超越了法律,自有法律去惩戒。换言之,法律与道德总该有一个“人欲”的底线。放欲无度,欲海无边,只能招致西门庆、潘金莲式的毁灭。
因此,我想,在读《金瓶梅》的时候,眼界得高,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就食色来说,老祖宗早就说“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管是已经进入成年的,还是说已经进入了“动物发情期”的青春男女,人生一世,无情无色,可乎?有情、有色的爱情,或者说有情、有色的情与爱,或许才能称得上是完满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谈情说爱时,无情无色,多无趣无味。
然而,滥情、滥性、滥色、滥欲,则有百害而无一利,那样的结果离死就不远了。因为纵欲与死亡,只一步之遥。
情色的主题与生命的、生活的主题总是相伴的。任何人的生命历程和生活细节,都离不开情与色。它是丰富生活内容,激活生命情绪必不可少的两点。没有它们,人的一辈子无性无欲,活得都跟太监似的,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人的正常生命欲望,应是在他正常的生命轨迹中正常地体现出来,这才合乎正常的人性。一旦超出那个度,就要受到惩戒。
读《金瓶梅》,不应仅仅着眼于它那两万多字带颜色的描写,而应想一想怎样去梳理思路,在理性的解剖中,以科学的、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作者的创作缘由。他为什么要这么写?提供给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警戒我们什么?作为一个读者,这样也才是成熟和理性的。
倘能如此,不会因为看了《金瓶梅》而有不正常的,或者逾越法律界限的行为,社会或许也可又多了一点“和谐”。说不定这同时又还是《金瓶梅》的贡献呢!
责任编辑:
网址:为什么很多人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淫书”还是“奇书”?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5097
相关内容
为什么很多人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淫书”还是“奇书”?李时人 |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金瓶梅》:奇书《金瓶梅》
四大名著中,《金瓶梅》艺术成就不低,为何会被《红楼梦》替代?
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某个具体的名字,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四大名著原本没有红楼梦?原名“四大奇书”,只有一本与现在不同
《金瓶梅》作者疑云:兰陵笑笑生真的是江苏人士王世贞吗?
卜 键 |双舸子《金瓶梅词话》总评选刊(1)
夏金桂为什么不快乐?
陈丽君《天命》抹眉心一秒变妆的,是“花钿”还是“花黄”?
谈癌莫色变,了解这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