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王维在同一地点写下三首千古名篇,意境壮阔,难分高下
挑战自己每周完成一篇短文或一个故事梗概,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技能显著提升。 #生活乐趣# #阅读写作#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三人都是唐代诗坛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同场竞技,可以堪称盛况了吧!
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一段缘分,三人都曾在汉江留下过千古名篇,意境壮阔,后人难分高下。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公元725年,李白还很年轻(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三峡出蜀,开始了漫游天下的生活。
这一天的傍晚时分,船过荆门,进入辽阔的江汉平原,李白此刻心情无比激动,在行船途中吟成了这首诗。
题为“送别”,但构思新颖,以故乡山水和诗人的依依不舍,表现诗人离别故乡的留恋之情。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描绘了江水两侧群山的面貌,随着船的行进,两侧群山逐渐消退,显示出一马平川的原野,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后句,则描写江水奔腾千里的形态,从船上望去,远处的江水仿佛注入荒野,显出天空的高远,“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公元766年,杜甫在成都依靠的好友严武去世,他被迫携家人离开成都,重新寻找安身之所。
载着一家人的小船,孤单地停靠在半路的港口,岸上是广袤荒凉的草原,头顶是星影欲坠的穹窿,脚边是月光奔涌的江水,在这样一片雄浑的景色下,人类显得如此渺小。
“名岂文章著”,正话反说,杜甫诗名满天下,此刻却加以否认,表明对此已经看得很淡;
“官应老病休”,反话正说,休官本来是无奈的事,却把它看作理所当然,同样对此看得很淡。
那么,诗人杜甫怎样估价自己呢?就是末联的比喻:“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不能够再抓住什么,犹如天宇中的沙鸥,飘飞于长夜,找不到着落。
从谦卑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高大和自负。
本诗的千古名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以广阔的原野为参照点,才可感到“星垂”,天上月色宁静,水中月色动荡,才可称为“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
这两句诗的写景,可与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二句相匹敌。
这样的诗句只能出自李、杜大手笔!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泛》创作的时间,要迟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早于杜甫的《旅夜书怀》。
公元740年的秋天,王维因公务前往广西桂林途中,途经襄阳,有感于汉江浩渺,莽莽古楚风光绝胜,写下这首宦游之作。
诗里描绘了苍莽的湘楚平野和浩瀚的汉江波澜,境界一直拓展到天地之外,同时,以错觉写出整个城市在波澜撼动中的飘浮之感,更见出汉江的浩荡壮阔。
本诗的千古名句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它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造化自然的山水画卷。
诗人的想象是飞腾的,一个“外”字,把这一巨幅画卷的空间无限拉向了远方,创造了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画境;
而山色的那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情景,又颇有点像印象画派的描绘,从郁郁葱葱的朦胧山色中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而又超然物外的感觉。
这三首诗,意境都非常壮阔,但是从细微之处却可以看出三人心性的不同。
李白历来是无拘无束的少年心性,有名士的疏狂,读他的诗,让人欣喜;
杜甫少年沉稳老来陈郁,有儒者的仁厚,读他的诗,常令人心疼;
王维则是一贯的澄怀清欢,有世家子的从容,读之令人心醉。
这哥仨有如三位绝世高手,功力深厚,不分伯仲,是最不好比较的。我也无法取舍,只好三美皆收了。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责任编辑:
网址:李白杜甫王维在同一地点写下三首千古名篇,意境壮阔,难分高下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5551
相关内容
李白杜甫王维在同一地点写下三首千古名篇,意境壮阔,难分高下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千年之前,刘禹锡读友人所做之《咏金陵古迹》后,写下千古佳作
刘禹锡被贬和州,写下81字千古名篇,选入课本,影响无数人
三首意境优美的早春诗词,写尽了春天的无限风光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诗赏析
千古第一悼亡词,开篇便是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无人超越
汉武帝的壮阔史诗,第五十三章
苏轼另外一首中秋词,想象力超越《水调歌头》,同样也是千古名篇
快来告诉我地点吧,赶紧的,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