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人孟子为什么是中国春秋历史上著名国贼的后代子孙?

发布时间:2024-07-17 23:2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众所周知,孟子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大圣人,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是道德的楷模。但鲜为人知的是,孟子的先祖却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成语的著名国贼,称得上“遗臭万年”。那么孟子为什么会成为这个著名国贼的后代子孙呢?

春秋初期,鲁国的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长子同、次子庆父、三子叔牙、四子季友。庆父此人野心勃勃,拉拢叔牙想要夺取鲁国国君的位子。不过在季友的努力之下,鲁桓公最后传位给长子同,是为鲁庄公(《曹刿论战》里的鲁国国君)。

但庆父并没有就此罢休,鲁庄公死后,庆父连续发动内乱,杀死了两个鲁国国君,搞得鲁国政局混乱,民不聊生,可谓国贼。当时齐国的大夫仲孙湫评价鲁国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句话也成为今天我们形容某种动乱根源的常用成语。

后来在季友的努力下,终于除掉了庆父,季友也凭此成为鲁国的执政上卿,建立了季氏家族。成为执政上卿后,为人孝悌的季友将庆父和叔牙的儿子也都提拔成参政大夫。当时人们根据兄弟排行,将庆父的家族称为孟氏,叔牙的家族为叔氏。

由于这三大家族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因此被并称为“三桓”。到了春秋中后期,“三桓”逐渐架空了鲁国国君,基本控制整个鲁国的国政。儒家至圣孔子一生中与“三桓”打了不少交道,“三桓”也是迫使孔子后来离开鲁国周游天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春秋与战国之交时,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三桓”走向衰落,失去了在鲁国的执政地位。“三桓”家族的成员也因此离开鲁国,到其他诸侯国定居。其中庆父孟氏家族的一支后代迁居到了鲁国附近的邹国,亚圣孟子就是邹国孟氏的后代。

责任编辑:

网址:大圣人孟子为什么是中国春秋历史上著名国贼的后代子孙?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6170

相关内容

大圣人孟子为什么是中国春秋历史上著名国贼的后代子孙?
中国持续最长的学术纷争:孔庙中为什么没有荀子的牌位?
原创歌剧《王阳明》中央歌剧院首演 东方审美展现圣人传奇人生
樊登:读完《孟子》,我懂了这6点
《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里为什么是赵云而不是魏延?
汪缘堂:圣人超越俗人的不仅是才华与智慧
孟子的“性善论”是什么意思?儒学的当代意义有哪些?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携《吴越春秋》亮相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的4位圣人,每一位都惊才绝艳无人能比
百里肯定非常盼望他的兄长归来,然而他是春秋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