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遍泽诗性江南

发布时间:2024-01-23 10:19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戏韵遍泽诗性江南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剧照。记者范柏文摄

2023年12月15日晚,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在江苏紫金大剧院开演。图为演出剧照。记者程兆摄

2023年12月7日晚,徽剧《徽班》在江苏紫金大剧院精彩上演;2023年12月13日,徽剧《刘铭传》在杭州红星剧院上演;2024年1月9日,黄梅戏《红楼梦》在上海艺海大剧院上演……

近期,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旅厅、安徽省文联为北京和长三角地区的观众带来了“新时代新徽班新气象”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集结了该省8家院团、12部精品剧目,演绎“徽文化”、唱响“徽之声”。笔者注意到,包括原创徽剧《徽班》在内,此次展演剧目还有徽剧《刘铭传》、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太阳山上》《不朽的骄杨》等,戏曲占据大半壁江山。

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戏曲艺术的绵延发展、薪火相传,映射着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根深叶茂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寻根溯源,长三角区域以良渚文化为共同源头,时代更迭中,又汇聚了吴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的历史基因和文化特质,逐步交融发展成具有共识性和认同性的江南文化。这是一种骨子里刻满了诗性审美气质,具有独特精神性格和人文风貌的地域文化,而戏曲恰是承载这一气质和精神的活化石。那仿佛写意山水般的空灵舞台,酷似灵动工笔人物的生旦净丑,极富人生况味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无处不蕴含着诗性的审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昆曲《牡丹亭》,所描绘的至情至性的生死爱情,尽显作者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越剧《红楼梦》承袭原著精神,演绎出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赞美了朴实的劳动人民和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宣扬了不分阶层勇敢自由的爱情婚姻观;原创徽剧《徽班》艺术化再现了一个徽班进京城求生存的故事,展现了前辈艺人坚守艺术理想、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江南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在戏曲舞台上闪闪发光。

戏曲承载着诗性的江南文化,而富庶繁华的江南,又是戏曲发展不可或缺的肥沃土壤。自古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是中华戏曲的发源和发祥之地,众多剧种在苏浙沪皖这片土地上共荣共生,相互滋养,相互成就。

八百多年前,南戏发源于浙江永嘉,随后很快向南北流布,衍变为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等“南戏四大声腔”。那之后两三百年,基于苏州吴语地界的昆山腔一枝独秀,它吸取了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之特色,又兼容北曲之优点,形成全新的“水磨腔”,软糯细腻,谓之昆曲,此后独领风骚四百年。直至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那时徽商盛行,其出资运营的徽班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1790年乾隆80大寿之时,各大徽班自云集之地扬州启程北上,进京献艺,后在京城“徽汉合流”,催生了国粹京剧,开启了花部戏曲百花竞放的繁荣时代。浙江的绍兴文戏,安徽的黄梅戏,江苏的锡剧、扬剧、淮剧等地方戏纷纷兴起,连同京剧一起,在上海这个大码头发扬光大,促生了代表着现代戏曲品格的越剧和海派京剧。

长三角地区文化地缘相近,文化传统相通,文化风俗相融,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观念优势,率先在经济上崛起的同时,也带动地域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戏曲艺术经历着时代审美的转型。戏曲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是百姓情感的慰藉,是社会进程的缩影。保护长三角地区的戏曲艺术就是保护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文明,传播长三角地区的戏曲艺术就是传播中华文化。

233年前,徽班进京带来了京剧的诞生,助推了中国戏曲的繁荣。233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期待,新时代,新徽班,新气象!

责任编辑:

网址:戏韵遍泽诗性江南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4059

相关内容

戏韵遍泽诗性江南
游历江南时,承泽的明媚风采真是有目共睹啊
《戏韵端阳》:园林唱和,风雅妙趣
非遗展风采 戏韵贺新春
“昆韵泽新·曲中桃源”《1699·桃花扇》南京主场5月18日上演
开年说文旅 | 杜镇杰委员: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传统骨子老戏今年再登场
一幅抒情画卷,无锡民族乐团用音乐描绘江南好风光
没有人能拒绝超女时期的张含韵!
无锡民族乐团首登国家大剧院带来一派美妙江南风情
弦歌不绝“传新声” 香港青年音乐人复刻百年粤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