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鹿:在“潮”玩中传承非遗

发布时间:2024-01-24 16:08

金牛座的人在爱情中非常稳重,他们对待感情很认真,对伴侣的要求也很高。 #生活知识# #星座运势#

原标题:牛金鹿:在“潮”玩中传承非遗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23日电(刘鑫承 李玉鑫)在昌吉州呼图壁县五工台镇312国道88公里处的牛氏陶瓷厂,手工陶瓷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牛金鹿跟着父亲牛喜亮一起,凭着百年积累下来的制陶烧陶手艺,将“潮”玩与传统手工陶瓷制作相结合,制作出了陶泥印章、蘑菇屋、笔托等小物件,使这一传统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内涵,与时代紧密结合,焕发出勃勃生机。

1月19日上午,牛金鹿家正在家中小修坯机上对近期一直在实验制作的绞泥茶罐陶坯进行修整。牛金鹿说:“这种绞泥茶罐的制作技法其实和我家之前的钧瓷茶具的制作是一样的,我那天突发奇想,把白陶泥和新疆紫砂泥进行了混合,然后按照传统技艺手法进行淘泥、摞泥、拉坯、成形、修坯、上釉、烧窑、成陶,烧制出的成品表面会有新疆紫砂泥的质感和白陶泥的花纹,比较独特。目前正在一次次的实验,看怎样能让这两种延展度不同的泥混合的产品更圆润、美观。”

今年25岁的牛金鹿祖籍河南许昌。许昌市是“中国钧瓷之都”,所产钧瓷举世闻名。牛金鹿的祖父、父亲、叔叔都是制陶艺人。受到祖父和父辈们的影响,牛金鹿耳濡目染,从小便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在牛金鹿还不满一岁时,他的父亲牛喜亮带着一家老小辗转来到呼图壁县五工台镇扎根。“玩泥巴是人的天性,牛金鹿打出生就在陶瓷厂,从小玩泥巴,玩到了现在,也算是在玩乐中把制陶的技艺全学会了,以后这陶瓷厂就打算交给他打理了。”牛喜亮看着喜欢捣鼓新产品的儿子牛金鹿自豪的说到。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陶制品的需求也少了,但是更多样化了。为了发扬并传承制陶烧陶这门技艺,近些年,牛喜亮、牛金鹿父子及工人师傅们不断研究改良,由他们发明的土陶馕坑内胆,深受打馕群众和餐饮企业的喜爱,今年牛氏陶瓷接到的订单就达到3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疆各地,销量全疆第一。“我们根据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研发了馕坑内胆,以前他们用羊毛、草、泥巴糊的,容易掉土,现在我们这个陶瓷做的馕坑内胆,既干净又卫生。”牛金鹿告诉记者。

在牛喜亮、牛金鹿父子的坚守下,他家的3座土窑炉成了新疆的“独一份”,技艺的传承发扬也成了牛金鹿继续走下去的原动力。牛金鹿说,“我们的制陶手艺传到我这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失传,我得想办法发扬光大。”从小耳濡目染,加之父亲手把手地教,牛金鹿已基本掌握了传统民用手工陶瓷制作全部技艺。

2022年7月开始,牛金鹿便利用闲暇,尝试各种陶泥坯加入不同微量金属矿石料在不同温度下烧制成品釉面的着色、成型等,同时尝试捏制各种造型的小物件进行烧制。2023年8月,一位路过的客商来到牛金鹿家的陶瓷厂,想让牛金鹿帮忙烧制一批他自己制作的印章,牛金鹿爽快地答应下来。经过几天地烧制,成品出来后,牛金鹿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客商手里,让客商很是满意。此后,便经常与客商合作烧制一些小物件。2023年11月,牛金鹿与父亲商量后,购买了一台小型电热炉,专门用来烧制他自己制作地小物件及客商送来地印章等,出窑时间也由此前的七天以上缩短至3天,大大提升了出窑效率。这台小型电热炉也为牛金鹿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牛金鹿不断实验、探索,推陈出新,已经烧制出了钧瓷、新疆紫砂瓷、绞泥陶瓷、素陶、传统黑釉等各种材质的印章、笔架、烟灰缸、各种小摆件等个性十足的产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牛金鹿说,“从祖辈传承到现在,我已经是第五代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文化的传承中也要有不断的创新。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陶瓷制作技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起,把陶瓷文化和制作方式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与钻研,牛家父子的付出有了回报。2023年4月,他们的“传统民用手工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呼图壁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已申报昌吉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责任编辑:

网址:牛金鹿:在“潮”玩中传承非遗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4161

相关内容

牛金鹿:在“潮”玩中传承非遗
鲁山县7名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技艺大赛中获奖
古街兴起国潮课堂 年轻人非遗体验升级
新疆骨雕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
宁夏隆德:加大非遗文创产品开发 让古老非遗“潮”起来
听非遗讲故事|瓷上笔墨“潮”起来
非遗“相遇”现代东方茶 创新传承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经济日报:让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传承非遗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京津冀蒙青年非遗传承人作品展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