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体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 #生活常识# #饮食文化#
原标题: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
文明的传播,从被看见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古韵新风》,用最创新的技术、最新潮的艺术来表达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明和最深邃的思想。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提浙江。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如此严密完整的考古证据链在同一个省份,放眼全国,实属罕见。在“万年浙江”中,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熠熠生辉,作为“文明之光”,我们只能通过挖掘的文物和遗迹去畅想先民们的智慧,然而在今天,浙江却用自己最擅长的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我们还原了五千年前的社会,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五千年前的震撼。
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的文化新地标,聚集了浙江省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文学馆和公共服务中心,这里每天都在做着“让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事情。新时代的浙江文化,我们从这里打开。
从5000多年前在桑林中发现蚕,到驯养家蚕,再到栽桑养蚕、传承编织技术,丝织业凝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浙江这一笔,笔墨浓厚。位于湖州的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多种以桑蚕丝为原料的织物。这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距今已有4400年至4200年。丝绸,见证了东方文明走向世界的梦想,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坐落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则依然承担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让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依然热闹繁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去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其中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发现一些神态生动、富有喜感的文物,并把它们分享到网上,还给它们一个可爱的称呼——“博物馆显眼包”。在浙江省博物馆的陶瓷展区,一件保存千年、东晋时期的“牛形灯”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热捧,1600多年前的东晋手电筒长啥样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侧面能够唤起年轻人的文化基因。从小百花越剧院的《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到亚运期间短视频《丹青游》让传世名画中的“主角”降临杭州,年轻人正在成为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主力军。让我们认识两位。
往事“越”万年,它们就像满天星斗,在天空中永恒闪烁。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在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正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心中扎根生长,他们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记者丨夏周 李欣蔓 于晨 杨少鹏 王玥 韩雨婷)
责任编辑:
网址: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4577
相关内容
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能省会算≠消费降级 这届年轻人重新定义“穷开心”
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 2024长春市“传承非遗 放歌端午”文艺演出举行
“野人饭”突然爆火,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郭华巍:与古为新——浙学与中原学的互动与互鉴
牛金鹿:在“潮”玩中传承非遗
贵州平塘: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戏曲直播频出圈,背后是年轻人文化消费升级“大势”
爱奇艺网络视听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论坛举办:创新焕活传统文化时代新生
文化中国行 | 海南非遗加强活态传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焕发新活力 非遗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