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曹植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发布时间:2024-08-28 14:04

分享《红楼梦》中的一段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读书心得分享#

说到曹植,大家想必都不陌生,曹操的三儿子曹子建。大家最早认识到他的时候应该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他《七步诗》中的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我们小学生背诵诗词时那是朗朗上口。

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与三国电视剧的播放更是让我们对这位著名的文学家越发感兴,那么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笔者将为您解答疑惑。

一、曹植是在怎样的背景进行创作

1、战乱纷争的年代

曹植在192年出生于沛国谯县,是曹操和卞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一个是著名的魏文帝二哥曹丕,另一个则是为保护曹操而牺牲的大哥丰愍王曹昂。当时的战火纷飞群雄并起,汉末社会的动荡已经对幼时的曹植有了一定的影响。

曹植十五岁时便随着父亲曹操东征海贼关城到达了淳于,此后的数年时间曹植一直随父出征,在此期间他就写下了《求自试表》、《白马篇》等文章,这些都是曹植随父出征的真实写照,曹植从这时候便有了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苗头。

2、出身诸侯帝王之家

曹植的家庭背景对他不平凡的人生起到了不可逆转的作用,父亲曹操作为统一北方的诸侯势必为了争夺天下而战。曹植幼时的诗词歌赋造诣以及对文章的理解深得父亲喜爱,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在邺城。

建安十五年时期,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完工,便让自己的子嗣们进行一次诗赋比拼,曹植作起赋来也是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登台赋》,而曹操对于曹植的才能也大为赞赏。但是后面在争夺太子之位上输给了二哥曹丕,原因也是自己的文人才气放荡不羁。家族兄弟为了皇位争夺也斗来斗去,让曹植的诗赋情缘里多了一份亲情的悲凉。

3、东汉末年的选官制令仕人失落

东汉的官员选举制度大致是沿用了西汉,只是对于选拔人才开始更加注重考试的形式,其他方面的限制比起前朝也更加的严厉。

《通考·选举考》所记载,“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举孝廉是选拔制度上最重要的形式,每年按照郡国人口的比例进行察举,如若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大概是二十万人里头举荐一人为官。这样说明了,为官更多注重的是品行道德,文人朝着这个目标也越发努力。

但是到了东汉中期,选举的政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每个郡县所选举的孝廉也是徒有虚名,这一现象在末年的动荡年代更为严重。

最让当时求仕文人热情降低的事件,是来自汉灵帝的西邸卖官和鸿都门学,从《灵帝纪》里可知:“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这样的行为导致了做官不再是一件神圣的行为,与起初举孝廉背道而驰。鸿都门学又让一些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人凭借着与品行无关的本事为官,让传统的儒家学士对于统治体系更加失望。

二、曹植创作诗赋的继承与延伸

1、曹植所在时代的诗赋形式

曹植所处的东汉末年的政局动乱时期,文人们在经历了选举制的变化后,对于政治和自己学习的经学大失所望,从此汉末的文学之士便开始了个性情感的表达。当时的文人对于情感的抒发主要还是经典的传统文体,骚赋为主。但是随着情感的逐渐解放,诗作为经典的地位也受到了动摇。

对诗歌的创作是以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是文人对于两汉文学继承与发展中最有意义的,尤其表现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上。五言古诗的高峰是在文人们学习汉代乐府的过程中所推动的,诗赋的发展所采取的骈俪形式,让汉赋在新的时期背景下得到发展。

曹植作为文人,自小就能诵读《诗经》、《论语》以及先秦两汉的诗词歌赋,在这个时期背景下所创作的诗赋文章也深受影响。他才思敏捷,善于将身边事物与经历融合起来进行表达,并用诗赋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曹植的情感表达以及文学成就在魏晋时期的文人之中名望之高绝对不出其右,以致于谢灵运对曹植的评价是才高八斗:“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因此,就要说到曹植对于诗词歌赋的贡献了。

2、

曹植

诗赋进行了如何的继承发展

曹植的文学作品众多,但是流传至今的作品也有些已经文字错乱。他的诗赋创作是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作品里头可以看到了《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的身影所在。曹植在创作手法与抒发情感上对于先贤经典进行继承,并发展融合成了自己的作品。比如我们所知晓的《诗经》里头的赋比兴手法,就运用在了自己年少时期随父出征所创作的《白马篇》里头。

曹植情感抒写表达,主要继承了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以此寄托了自己的社会人生理想,用男女失意来表达自己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中的不得志。在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上也有了自我的创新,比如我们所熟知《洛神赋》里头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都是曹植对于前任继承上的创新。

而现今所存有曹植较为完整的诗歌有九十多首,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是乐府诗,可见曹植对于继承汉代民歌的运用较为频繁,这也侧面说明了曹植对于汉代乐府民歌的喜爱之情。

总而言之,曹植在诗赋创作中对于前人的继承与创新是值得称赞的,他对于后世诗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不仅将前代诗歌的成就兼容并蓄,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与创新,这也是曹植在文学史上取得独特地位的原因之一。所以,曹植担当得上才高八斗的名号。

三、曹植诗赋缘情从何而来

1、“缘情”说

“缘情”一词有着四种含义,分别是抒发感情,借指作诗,顺乎人情以及缘分情义。而在这里所表达的含义则是前两种,“缘情说”作为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本质界说的另一种学说,以“缘情说”的学说来看,诗歌是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产物,它所能“再现”的正是内含的情,但是这种情感并不是西方浪漫主义那样与外界事物完全割裂的形式,而是一种“物我合一”语境之中的情感性能和状态。

因此,诗赋是表达缘情的重要载体,对于曹植的缘情研究主要从他的诗赋上进行解读,同时也需要结合他的个人处境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在史书上所记载的更为真实的人物。

2、以诗赋情

曹植一生的转折点在于曹丕立为太子之时,在此之前虽与曹丕是竞争关系但是两人的关系还算缓和,此时的曹植还是处于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头还未感受到恐惧。当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曹植的势力被逐渐打压下去,身边之人皆因此而亡。至此曹植处在恐惧之中,其表现在不言与假言之中,更多的是恐惧情感表达在了诗赋歌颂上。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曹植没有办法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只能通过诗赋借喻自身的恐惧以及眼下情景。正如在《蝉赋》中所描写的禅“淡泊名利”,以此来表达自己无欲无求,实则是曹植借蝉来喻己,描绘出了自身危险重重的境地。曹植的处境一直延续到了曹叡统治时期,虽然他被软禁于自己的封地里,但是他的名望还是存在的。

但是曹植始终得不到皇帝的认可,也是因为自己争夺太子的失败使得曹丕故意疏远他。由于皇帝的不信任,导致曹植夺嫡失败后一生都处在漂泊之中。封地的不断转变,让心向朝廷的曹植而言是徒增伤感,便写下了《乞田表》。

曹植一生的诗文创作中,大多数是反映了异乡漂泊,忧心忡忡的作品。对于家庭和故乡的情感抒发来自曹植的流离失所,而后期曹丕的政策让曹植对家乡更加的眷恋,其中《归思赋》这句“背故乡而迁

,将遥憩乎他滨”表达了他此时的所感所受。

3、曹植诗赋缘情的成就

曹植对于自己情感世界的构建是真实的,他让我们这些后世之辈对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建安诗歌上的研究更加深入。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位诗人屈原,二者都是不得志的人才。曹植在自己的诗赋上描绘了一个个性之人在社会上失意的人生,让大家不由得为其感叹。

他的作品是真正可以带动人的情绪,诗赋在后代世人的评价中也是极高。他不仅继承了前代先贤作品的优点,还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了属于自己的情感抒写手法,并流传后世,曹植的地位与成就是不容置疑与撼动的。

四、总结

从曹植的一生而言,他既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家族环境的影响,也造就曹植的丰富缘情。他的缘情来自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自小饱读诗书的他能够将其很好地表达出来,也就说明了他文学的造诣将不会在其父亲之下。

通过曹植的对于缘情的开拓,将个人的世俗情感融入诗赋写作之中,也使得后人书写的内容逐渐向其靠拢。曹植为诗赋创作从言志向缘情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做出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后的诗赋发展也更加辉煌。

责任编辑:

网址:原创曹植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49466

相关内容

曹植子健三公子与甄宓蜜姐的故事,你有看过这部剧吗? 故事
爱情,远不止是爱情本身,它蕴含着更深的情感交错与人生理解
〔双调 翻香令〕游东阿曹植墓(外二首)
在这凝视的片刻中,你们心中又浮现出怎样的思绪呢? 沈腾马丽 沈腾
劫 第八集(1) 感情 情感 婚姻 家庭 生活 夫妻 原创 案例还原 情感
拥有一个脸盲的伴侣是怎样的感受呢?
赵泉真是个怎样的灵魂画手呢?
若话语中的相似度达到九十九分之九十九,它与真实情感又有何异样呢?
与妈妈闺蜜的儿子恋爱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当遭遇灵魂的质询,你将怎样应对呢?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