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才是你的“人间修炼指南”
《红楼梦》品读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个人成长建议# #阅读推荐书目#
作为国民经典,《红楼梦》是无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园林、服饰饮食无所不包。文学爱好者被其卓越的文学魅力所吸引,能从中品味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剖析《红楼梦》,深入研究其丰富内涵,形成了专门的“红学”。
但回归小说本身,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如何去体会《红楼梦》的精彩故事、深刻情感,如何去发现《红楼梦》中所隐藏的亘古不变的人情与人性,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为我们设计的这个“红楼梦”世界?
为何是“人间红楼”?
《红楼梦》的精妙不在天上、云端,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烟火人间。
因为人间“爱情会有障碍,真心会遇误解,性灵会遇遮蔽,利益会起纷争,这样,绛珠仙子才会有泪可还”。
这是《人间红楼》的缘起,是潘向黎解读《红楼梦》的不同之处。这本书里,她脱去了旧文人的长衫,以现代立场、当代视角去寻找当下生活、当下情感与这部恒久经典之间的链接通路,给我们提供了再次爱上《红楼梦》这部生命之书、青春之书、至情之书的机会。
潘向黎读《红楼梦》,不是品鉴,不为学术研究。《红楼梦》于她是一起生活、始终陪伴成长的关系。在父亲潘旭澜的影响下,在大部分孩子还纵情玩耍的年纪——10岁,她就开始读《红楼梦》。
40年里100多遍的细读,她对《红楼梦》的每个版本、回目、句子,每个人物、场景都信手拈来。所以《人间红楼》的写作中,潘向黎始终自信而率真,从不拖泥带水、含含混混——
如果没有宝黛二人,书中的所有人根本不必也不会出现,他们都是因为宝黛二人才来到这个世间,才在《红楼梦》中出现的。
认为爱情必定是轻松愉快的人,可不必看《红楼梦》。
一心只想“有用”的人,只为“有用”活着的人,不必来读《红楼梦》。
袭人是胸中一团暗沉沉的盘算,她的温柔和顺是包裹着拳头的丝绒;而晴雯的厉害是玫瑰花的刺,避开了刺,会看到她的胸中是一团明亮亮、活泼泼的天机。
这些干脆而带有阅读“爽感”的句子,是作者豪爽性格的反映,更是她对《红楼梦》文本深度把握的体现。——一个对《红楼梦》没有绝对驾驭能力、对写作没有掌控力的人是写不出这种句子的。
情深清浅·世事洞明·梦里梦外
潘向黎是出身文学世家的江南才女,是知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在《人间红楼》中,作者作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及她对古典诗词的精通,让这部作品实现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双重融合。
潘向黎
《人间红楼》以“华年·情深清浅”“心眼·世事洞明”“天机·梦里梦外”为章节,详细解读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丰富的情感世界。
“一切因宝黛而起”“爱情的雷电与煞风景”等篇章,潘向黎对宝黛爱情的解读,精准捕捉到了爱情中的诸多微妙情感——“宝黛”两人相处时的甜蜜、误会产生时的痛苦、心意相通时的默契。
87版《红楼梦》剧照
《人间红楼》写“宝黛爱情”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作者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将爱情的复杂与深刻全面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宝黛爱情的真挚与不易,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讲,这是一份必备“爱情修炼宝典”。
“从贾探春到林徽因”是一篇会让所有女性读者动容的篇目,这里,潘向黎关注到女性的成长与觉醒。探春在贾府中逐渐意识到女性地位和命运的不公,于是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试图改变命运。与探春的命运形成对比的是林徽因,潘向黎通过对探春和林徽因命运的对比,鼓励现代女性要不断自我成长和进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潘向黎对爱与美、文学与艺术,对人性的追求与推崇,紧扣当代审美、当代价值,是鲜活而有艺术感的。她反复在文章中强调,《红楼梦》的理想读者一定是——挚爱有情人生、注重心灵自由、捍卫个体尊严与审美价值的人。
这份文字处处漏出的霸气与锐利,恰恰映射出现代女性视角的飒酷。她既不掩饰对黛玉、凤姐、晴雯、探春这波强自我、搞事业的大女主的大力推崇,也不避讳对袭人、王夫人、赵姨娘依附性女性的不满与不屑。喜欢一个人就掏心掏肺,不喜欢一个人也一针见血、懒得敷衍,这才是当代独立女性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的利器。
✦
•
✦
关联阅读
《人间红楼》
潘向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书影拍摄 | 刘运辉
文 |唐婧
编辑 |云琪
排版 | 卞雯
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网络
责任编辑:
网址:《红楼梦》才是你的“人间修炼指南”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49794
相关内容
夜读|修炼内心,品味人间清欢夜读|修炼自己
跌入粪坑的钟美美,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东方月初废寝忘食的修炼,终于修炼出狐火,顿时大喜
人生的修炼,就在于静修
细水长流,才是财富之道
你不读《红楼梦》,《红楼梦》也在读你
历劫归来,你还是仙君,却忘了人间我是你的妻子!
原创曹雪芹跌下神坛,谁才是《红楼梦》真正作者?学者:胡适犯了大错
潘向黎汇40年心得推出《人间红楼》 :“一切因宝黛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