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之秋 你需要“温通”

发布时间:2024-09-03 08:31

携带雨伞或雨衣以备不时之需,旅行中天气多变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出行小贴士#

一场秋雨一场寒,出伏后虽然气温开始走下坡路,但暑气未全消,“秋老虎”仍有余威,冷热空气交织冲突频繁,早晚容易阵发降雨。面对多“雨”之秋,中医科医生教您“温通”应对。

淋秋雨 温解湿邪

秋雨和“暑”雨不同,暑为阳邪,暑湿夹杂后偏向湿热表现,而处暑后秋凉起,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外感秋雨的湿冷,会出现头痛头沉、鼻塞喷嚏、肢体酸紧,还可能发热咳嗽等。淋雨后宜尽快脱掉湿衣,温水洗浴后保证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

我们大家都知道,淋雨后喝姜汤能驱寒。此季,居家搭配一份“芫白胡椒汤”同样能发汗解表、暖身散寒。

芫荽,即香菜;白即大葱根部的白段。以香菜、葱白和胡椒为主料,调味煮汤,既美味又保健,能发汗解表、散寒化湿。香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还含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能预防感冒、促进消化。胡椒性味辛热,含辣椒碱、胡椒林碱等成分和芳香油,能温中散寒,止泻消积,祛痰解毒,适合风寒感冒、腹部冷痛、寒痰食积。

踏秋雨 药浴护足

阵发的暴雨常造成地面积水。人们穿着凉鞋淋雨蹚水后,湿邪入侵,阻碍气血运行;足部皮肤会增加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几率,特别是抵抗力低下人群,宜及时温水清洗,有条件者用热盐水泡脚10至15分钟。盐,不仅是咸味的调料,还有解毒润燥、杀虫止痒功效。

若既往已患皮肤湿疹、水疱者,可煎煮具有燥湿止痒功效的中药汤液,外洗或泡足。如选择野菊花、马齿苋各30克同煮为药液,能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皮肤皲裂干燥者,配合当归、荆芥、桃仁(各10克)养血祛风润燥,预防秋季燥邪伤及皮肤。

鉴于足部循行多条经脉,如肾经、脾经、膀胱经等,当“赶雨涉水”后,可出现足部湿冷,甚至引发腹泻等,建议居家进行“温泉足浴”:选择日常调料品小茴香、生姜和桂皮,煮水泡足。这些药物辛温通脉、活血舒筋。

风湿痹证患者,则是“雨天预报员”,尤其老年人,秋雨将至前,即易发生肢体抽筋、筋骨疼痛、活动受限,可应用艾叶、牛膝、生姜、花椒煮水泡足以温经散寒。总有人问,生姜应用时是否去皮呢?生姜皮有药用价值,能利水消肿,处暑时节煎煮时可带皮。温泡足部后,局部擦干,配合双手搓足底至发热感,再揉按涌泉穴,益于恢复经脉气血通利。

防秋雨 行气通痹

目前,暑湿之气尚未完全消散,人体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湿邪困积脾胃或留驻于关节经脉,气机运行不畅,会出现腹胀、腹泻、肢体沉重、肌肉关节酸痛。特别是感受秋雨淋漓,会加重胃脘冷痛、大便溏稀、头身困重。

白扁豆、肉豆蔻、紫苏梗、莲子等均是当季温中化湿、健脾止泻的食材,可作为日常膳食搭配。鹌鹑能补益中气、健脾祛湿,处暑时节食用有助于改善食欲不佳、体虚乏力、浮肿腹泻;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适用;配上以上豆类等食材是应季之品。

感受秋雨后出现头身困重、筋骨痹痛、腰膝发凉者,睡眠时可应用蚕砂枕,晚蚕砂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等功效,同时阴雨天气配合后颈部和背部督脉、膀胱经刮痧,火罐或艾灸,有助温通经络,升阳祛湿,缓解空调伏案工作后的颈部僵痛。煲汤炖煮餐食中,加入木瓜、葛根、牛膝等,能辅助舒筋行气、祛湿通痹;葛根和牛膝可针对颈部、膝部,一上一下,通利气机,缓解痹痛。

文/王景(北京协和医院)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多雨之秋 你需要“温通”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50552

相关内容

温峥嵘表示:我的职业是演员,作为演员需要保持一种神秘感,宁愿不那么红火也不会去参加综艺节目
你还是太全面了,前有两人比赛吃芥末墩双双红温,后有六十块事件让庆怜红温…
武汉大学王意通,奖100000元!
苹果园街道通景大厦商务楼宇工作站开展茶艺体验活动
温太医真是条汉子
温峥嵘真是聪颖过人啊!
传说中的十响通背
泰国公主诗琳通将访华
迎新年,你需要一份“龙”重的仪式感
温太医深受激励,心中满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