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龙年·新春系列特稿② | 王丕智——我们的青春和故事都很长

发布时间:2024-02-11 10:25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生活常识# #节日习俗#

原标题:我生在龙年·新春系列特稿② | 王丕智——我们的青春和故事都很长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在城阳区环城北路,有个炎黄书画院,推门进入,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墙壁上满是书画作品,书架上摆着一本本古籍。

一卷大红色的空白画轴平铺在桌案上,此时的王丕智右手紧握墨笔,他的目光清澈而专注,紧接着,一个大大的“龍”字跃然纸上。“我属龙的,今年整六十了。”王丕智笑着说道。而他笔下的这个“龍”字,似乎一笔一划都蕴含了他几十年来对人生、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王丕智今年六十岁整,在工作室里与他刚写的“龍”字合影。

1964年8月,王丕智出生于当时的崂山县城阳公社西郭庄村。生他那年,他的父亲已经47岁,老年得子,宝贵得不得了。那个年代,家里面很穷,但父亲为人善良正直,人缘也好,全村人凑钱给王丕智买了一把“百家锁”,希望他一生平安健康。“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我,侥幸错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但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简单,也从来没觉得苦,回忆起童年,还是满满的幸福。”

这是七个月大的王丕智。

王丕智从小喜欢画画儿,也颇有天赋,这一点随了他的外公和舅舅。小学三年级学了《神笔马良》那篇课文后,他便爱上了画画儿。“那时小,喜欢照着连环画和年画来画,慢慢地就学会了创作。”1976年,王丕智12岁,绘画才能日益显现,父亲想要着重培养他,于是托人将他送去了市北的美术学校。“这是个业余学校,我每天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间上课。”

那一年,王丕智刚上初中,当时从崂山县城阳公社到市北,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每天放了学,他便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往美术学校赶,路途通常需要三个半小时。学习两个小时,九点半再往家赶,到家已接近凌晨一点。这样的状态,王丕智风雨无阻坚持了三年,在那里,他练就了较为扎实的国画基本功。

这是12岁时的王丕智小学毕业后留下的纪念照。

初中毕业后,王丕智考在山东工艺美术学校,但因一千多元的学杂费家里凑不出来,他只能无奈放弃。之后的那些年,凭着一股劲儿,他多方拜名师学习,加上自己的天赋和悟性,书法和绘画水平逐步提升。为了挣钱养家,他还专门找木匠做了个木头箱子,装着画画用的工具四处奔走,给一些村子画墙绘和门头广告。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发展的很快,我也一直在适应时代的发展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王丕智回忆起往事,不由得一笑,他在村里当过团支书、支部委员,还闯荡过广告公司和油画厂……

王丕智还有一个爱好,是摄影。而他最早接触相机是在1985年。“那时我三叔在美国发展,有一次回来,送给我一台照相机。”那个年代,照相机是个稀罕物,他自己更是爱不释手。后来他发现,艺术是相通的,他知道摄影要讲究构图、意境、光感、色彩等,而他也用这台相机给家人朋友留下了珍贵的影像。1995年,城阳已经建区一年,他又托朋友从日本捎回一台照相机,记录身边的变化,如今这些珍贵的照片成了城阳这个城区发展中难得的珍贵资料。

王丕智练习书法、绘画几十年间从未间断过,随着自己的生活稳定下来,一有时间就全国各地写生,中国的名山大川他几乎都走遍了,其绘画艺术融众家之长,笔墨豪放、气韵生动,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也逐渐被周边的人所熟知和认可。现在的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巡展,获得过中日水墨展优秀奖、山东省第四届写生展优秀奖等数十项荣誉,中国邮政还为其山水画作品出版发行了邮册。

2016年在安徽宏村写生时的王丕智。

“我最感谢的人就是我父亲,要不是老父亲想尽一切办法送我去读书,我也不可能接触到艺术。还有乡亲们也帮过我不少,可以说,是父亲和乡亲们一起将我送进了艺术大门。”王丕智回忆说道。几十年来,他始终心怀感恩,不断向社会捐赠书画作品,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2008年汶川地震,他参与慈善公益捐助、拍卖活动20多场次,所筹集的善款全部捐赠给了灾区。“这些年来捐赠出去的书画作品的数量我也不记不清了,也没想过去统计。因为在我看来,我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实实在在能够帮助到别人的力量,这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幸福。”2015年,王丕智被授予“全国助幼爱心形象大使”称号。

这些年来,王丕智画的最多的就是山水画。他说山水画里不仅有祖国的山川林木,也有自己这一路成长和奋进的轨迹。这一路上虽说也经历过曲折,但更多的还是阳光与幸福。“那些艰苦而纯真的年代已走远,但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我们最为难忘的芳华。虽说现在的我们不再年轻,但我们的故事很长,我们的青春很长。”

责任编辑:

网址:我生在龙年·新春系列特稿② | 王丕智——我们的青春和故事都很长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5579

相关内容

我生在龙年·新春系列特稿② | 王丕智——我们的青春和故事都很长
我生在龙年·新春系列特稿① | 赵晓春——每一次潮头 都与浪花博手
河北推出龙年新春“文化大餐”
(新春见闻)400多岁的惠山泥人“正青春”
春节戏剧:天津剧场龙年新春献上精彩演出
契合青少年阅读习惯,“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新书出版
“匠”启龙年 “工”祝新春 成都职工新年音乐会奏响!
拜城:“赏年画 过大年”系列活动点燃龙年新气象
哈弗龙年新春微电影 |《翻篇儿》正式上映
持续近20年,范曾与观众的新春之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