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张莉:萧红和李娟一样,有一种天然的书写本领
购买教辅类书籍,可以参考一下版本和教师推荐。 #生活知识# #购物技巧# #图书选购建议#
9月20日晚,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配套活动“名家讲经典——张莉:写作者如何书写自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本场活动也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抖音好书榜”“大有学问”项目特别支持。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莉讲述萧红的传奇人生并解读作为写作者的萧红是如何书写自身的。现场学子踊跃互动,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20万。
讲座现场。
1942年,萧红病逝时年仅31岁。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女性一生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留下众多文学经典,《商市街》便是其中之一。活动现场,张莉将萧红创作《商市街》的背景和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1931年,年轻的萧红与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商市街25号,并在那里居住了19个月。为了记录那段难忘的生活,也为了赚取稿费维持生活,1935年,24岁的萧红写下了散文集《商市街》。1936年,《商市街》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时至今日,仍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阅读。
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中评价《商市街》是“萧红所有作品中最有自传性和最有力动人的作品”。张莉认为,《商市街》之所以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存在于世”,源于它的真实、鲜活,“这部作品是以萧红真实经验写成,某种程度是她的自画像。她写出了自己当年贫困、饥饿的生活状态,毫不避讳,非常坦然,她诚实而率真地把最真实的经历写在纸上,关于贫穷、关于孤独,也关于自身及女性命运的思索”。正是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让萧红在纸上重建了女性自我,也使平凡的生活焕发光泽,她使那些不值得写的变成了可写的、有趣的、生机勃勃的,这就是《商市街》的意义。“她写了人们通常觉得不重要的那些经验,那些生活。她记下的生活在另外一个评价体系里面或许是偏僻的,但今天看来却是鲜活而又生动可感的。”
萧红曾经写道:“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张莉表示,在萧红看来,那些“偏僻的生活”恰恰很重要。正因为对生命经验中的吃、穿、寒冷、饥饿及孤独的切肤理解,《商市街》得以重建现代散文及非虚构写作的优秀传统,这部作品开启了随笔式、日常化的女性散文写作风格,其后,这也几乎成为现代女性散文的主要样态。张莉结合近日因《我的阿勒泰》受到广泛关注的作家李娟,阐述了女性散文真实自然的特点。“李娟和写《商市街》时的萧红一样,喜欢书写她身在的日常。日常生活经由她们的文字变得温暖、恍惚而令人心生惆怅。其实她们说的也不过是家常话,讲的也都是自然平实之事,但是,却自有一股魔力,那是一种天然的书写本领。”读李娟时会让人不知不觉想起萧红,是因为“她们各有属于自己的纸上原乡,因为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天真’之气,那是身在大自然中的‘物我两忘’”。
萧红独特的写作气质也体现在她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中。鲁迅是萧红的人生导师、文学导师,张莉通过鲁迅和萧红的文学关系细腻解读萧红是如何书写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在无数的回忆与缅怀里,萧红写出了‘这一个’鲁迅和鲁迅一家,她使历史长河中刹那的鲁迅变成了我们面前永远鲜活的那个人”。尽管萧红在文中并没有提到自己,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她的视角看见一个“眼里有、心里有、笔下才会有”的萧红,看见一个深情缅怀导师的萧红,同时也看见这位写作者如何理解作为写作者的自身。
另一方面,萧红写自己的生活时并不自怜自艾,她分身为二,冷静看待曾经的自己,仿佛在写他人。“克制地叙事,记录下那些过往中的点点滴滴,尽管充满了疼痛和不安,但并不让泡沫情绪控制她的文字。这是她与当时诸多散文的不同。《商市街》之所以流传到今天,在于萧红荡涤掉了个人情绪,将个人经验转化成共同的情感,这是写作者重要的品质。《商市街》是女性视角的代表作,深具女性气质和女性精神。作品中的比喻和表述,深具文学品质,从这部作品开始,萧红建立起了独属于自己的语法。”张莉认为,对生活和人的不同理解使得萧红的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样貌,“萧红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她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不顾影自怜,透过自己的寒凉生活,她切肤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悲哀,也看到自己作为女性的软弱,但她从这种软弱中生长出了新的自我审视,正是在这样的观看、体察、审视中,她完成了一个作家的自我成长、自我教养”。
为什么《商市街》一经出版便深受青年读者喜爱,《商市街》七十多年来拥有如此持久的吸引力?因为这部作品写出了一个人面对生活、面对情感和人际的真切感触,面对一切困苦,领受命运带来的一切并将之酿造成了对文学生命的滋养。因为真实,因为真切,因为真诚,也因为诚挚朴素,《商市街》才会拥有动人的文学力量。正是通过《商市街》的书写,萧红得以重新理解自我,理解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存在、女性的处境。——写完《商市街》后,萧红逐渐突破文学写作中的刻板框架,完成了她生命中的最重要作品《呼兰河传》,留下了跨越时间的文学经典,让“刹那萧红,永在人间”。
同学们踊跃互动。
互动环节,张莉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阅读、写作”“如何开展文学评论与研究”等问题一一解答,鼓励同学们善于从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创作灵感,对不同类型的作家作品始终抱有开放的态度和客观的研究精神。
本场活动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首场进高校文学活动,依托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开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网址:北师大教授张莉:萧红和李娟一样,有一种天然的书写本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56599
相关内容
何为“新女性写作”?鲁奖评论家张莉:写出力量和辽阔展现当下文学现场,张莉年选系列《醒来已是正午》《茉莉为远客》上市
李娟折叠起来的阿勒泰角落
李敬泽×张莉×薛舒:如何书写不可避免的衰老、病痛与死亡
作家李娟在文坛早已是传奇
李娟和《我的阿勒泰》:“写作是让你用另外的眼睛去看世界”
李娟:唤醒每个人心中的阿勒泰
花城文学院举办学术青年工作坊活动,热议李娟和她的阿勒泰
比阿勒泰更美的是李娟笔下的世间
郑州城市推荐官优秀作品展播——推荐人李阿娟:有功夫,来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