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恋爱中看见自己是怎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4-02-26 22:13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这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生活乐趣# #游戏#

原标题:我们从恋爱中看见自己是怎样的人

一个冬季的雨夜,雨声淅沥,雾打窗棂。

他缩在桌前,等待着漆黑的手机屏幕被一则消息通知点亮,像无望地等待着一束流星。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想到分手了。

能带来光的,只有那个人。

她正在另一座城市的剧院里。目光追随着舞台的布景,沉浸于演员的形体表达。

她早已习惯,当生活陷入低潮,寻一个虚构的次元安放自身的情感。

手机无辜地静躺在身后的背包里,十几条未读消息一一擦过屏幕,等着她的手指点开。

可是屏幕那端的人,心已经暗了。

于是,在她回家的途中,又一次激烈的争吵爆发。

「你真的在乎我的感受吗?」

「我难道做什么都需要向你汇报?」

「你两个小时不回微信,知道我会有多担心吗?」

「我是一个成年人,连这点空间你都不给我吗?」

图片来源:《这时对,那时错》

一个拼命靠近,一个却动辄远离。

这是我的朋友,琪琪和她的男友日常相处的两则经典镜头。

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已经分手了。他们曾经是如此相爱,甚至一度认定了彼此是相偕一生的伴侣,可是三年来无数次重复的推拉已将这段感情消耗殆尽。

男友就像只黏人的小狗,恨不得琪琪寸步不离。琪琪却像只气质清冷的猫咪,需要适当的空间与距离,尤其厌恶矛盾爆发时的正面冲突。每当琪琪给出一些消极的回应,婉拒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就像踩了对方的红线,一不小心就激起雷霆暴雨般的埋怨与控诉。

他们不得不来回纠缠地证明自己对对方的爱,却最终兵败投降。

——我想靠近,这是因为爱你。

——我想退后,不是因为不爱。

图片来源:《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01

为什么有的恋爱谈得如此辛苦?

依恋类型或许可以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提出的依恋理论,发现依恋行为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与一名主要照顾者(一般是自己的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否则会产生心理或者社交上的障碍,而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和照看者的关系一样,都是依恋关系,尽管成人恋爱时的表现纷繁复杂,看起来无迹可寻,但都能用依恋理论来解释。

根据依恋风格的不同,可以将成人的亲密关系归纳为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以及焦虑回避型四种类型。

不难发现,琪琪和男友大相径庭的依恋风格,分别是两种依恋类型的典型——焦虑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

焦虑型的人非常渴望亲密感,有强烈安全感的需求,害怕被伴侣忽略或拒绝,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敏感又容易受伤,喜欢猜测恋人言行举止背后的态度,对恋情抱有负面的想法和感受。

回避型的人本能地排斥亲密感,喜欢与恋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和身体距离。不善于察觉恋人的感受,不懂得照顾对方的情绪,制造距离感以满足自己的依恋需求。即使长时间交往,还是会给人不确定感。不会与伴侣过于亲密,有很高的心墙,不喜欢分享自己的心事。

当这两类人相遇,一方热情,一方回避,稍有不慎,便会触到对方的雷区。若不能及时地了解彼此的依恋风格,调整双方的交往模式,必会积累重重误会与矛盾,将关系推向深渊。

琪琪的这段恋情,不就是因此而失败的吗?

02

恋爱不仅是两个个体在一起相处那么简单

它是洞察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镜子,可以映照出性格、三观、习惯等人生的诸多侧面。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依恋研究发现,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由基因、幼年的亲密关系经历、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经历这三者共同塑造的。我们是如何恋爱的,其实体现了我们本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走过怎样的路,见过怎样的风景,有过怎样的欢笑,流过怎样的眼泪。

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曾有过的焦虑、担忧、困扰,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发现更深层的自我,也从中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亲密关系的构建中,我们彼此疗愈,修复伤口,抵达相对的完满——这也许,是亲密的意义。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而爱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一门值得终身学习的功课。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会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关系,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陷入感情纠葛,有些人始终可以拥有稳定关系了。

了解依恋类型就像是在揭秘自己的人际底色,有助于我们找到亲密关系常遇问题的症结。

「测一测你的依恋类型」

扫码立即领取测评

《一代宗师》里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爱虽然私密,却从不狭隘。它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探秘。

希望你在此出发,能为自己和爱人发现一片舒适的桃花源,让爱情自由地呼吸,蓬勃地生长。

▽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参与测评

责任编辑:

网址:我们从恋爱中看见自己是怎样的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6609

相关内容

我们从恋爱中看见自己是怎样的人
果然恋爱中的人笑容更加甜蜜
我们将“重新看见”
我们如何才能「看见」声音?
与人相处:无需建议,只需看见
恋爱中没有技巧 有钱才是必杀技
异性之间,有这三个感觉,说明是对的人
夜读 | 那些坚持“利他”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提着行李箱的人
杨庆祥《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我们在过怎样的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