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八景

发布时间:2024-10-07 16:03

湖南岳阳楼欣赏《滕王阁序》场景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文化游#

岳麓书院自古就有八景,景点虽然不算华丽,也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但因其独特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观其景色,思其意趣,则自有它的妙处。岳麓书院八景分为前四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和后四景“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清代书院学生俞超曾就这八景名称写了一首《岳麓八景》诗:“晓烟低护柳塘宽,桃坞霞烘一色丹。路绕桐荫芳径别,香生荷岸晚风博。泉鸣涧并青山曲,鱼戏人从碧沼观。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绕竹千竿。”

一、风荷晚香

在书院头门北侧,文庙照壁的东面,有黉门池,始凿于宋代,与书院头门南侧的饮马池相对应。黉,即古时的学校。池中有一六角攒尖顶亭子,称吹香亭。因黉门池中遍种荷花,因而该景点取名为“风荷晚香”。清代岳麓书院学生严祜曾作诗《风荷晚香》:“何处消残暑,池荷入夜风。香清衣欲袭,波静月初融。晚景微茫里,函芳淡远中。由来怀茂叔,应许赏心同。”

二、桐荫别径

从黉门池经文庙北通往爱晚亭有一条曲径,是古代连接麓山寺与道乡祠的山道,称“桐荫别径”,因路旁种有桐树而得名。桐荫别径为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进行园林建设时始辟,后渐荒毁。如今的别径虽有变化,亦无古时的桐树,但小路两旁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闲来漫游其中也别有意趣,不失为休息散步、陶冶性情的好地方。清代书院学生严如煜写有《桐荫别径》诗:“添得丛祠一段春,千株嘉植晓烟匀。残碑字蚀崇台古,密叶阴沉曲径新。绿草黄泥峰半路,青鞋白袷树前人。他时郁郁孙枝老,会有丹山鸟宿频。”

三、柳塘晓烟

书院头门南边原有一口无名古井,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朱张会讲”,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载人的马匹多得将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古池故得名“饮马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山长罗典在池中修筑了一座蘑菇状的草亭,又在池的周围种植垂柳,取名“柳塘烟晓”,列入“岳麓八景”。柳塘烟晓是一处空灵的景致,罗典的一位学生罗绮曾作诗一首:“灵和漫独擅风流,曙景平添曲沼头。朝露未觉青欲滴,春波渐暖碧初浮。不妨吟兴偏因晓,那信诗情易感秋。试向林前聊徙倚,溶溶新绿尽消愁。”

四、桃坞烘霞

桃坞指书院头门外公路坡下的一片桃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山长罗典最早种植。原桃坞长宽百余丈,植桃树数百株,后渐渐荒废。现桃林面积较之古时要少得多,桃林亦为新植,师生称之“桃李坪”。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春光与桃花交相辉映,故以“桃坞烘霞”命名。清代著名学生严如煜曾作《桃坞烘霞》诗:“晴云香霭午融融,簇锦花团羡化工。禁火不烧寒食后,绮霞疑灼赤城中。芳枝春放千株艳,暖气晴蒸半里红。莫道本来根叶好,须知颜色待东风。”

五、碧沼观鱼

书院有一片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时罗典山长辟书院周围空地,修池塘泽沼,筑亭台假山,引岳麓山清风峡溪泉涧流,植名花树木,形成最初的园林景观。园林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山涧清泉穿行其中。池内遍种睡莲,鱼游其中。环池缀以花草、树木、拙石。筑有石桥,流水泻于桥下,声似琴笙。清代举人陈融观曾作《碧沼观鱼》诗:“山池残雨收,细浪鳞而作。悠然濠濮心,一镜不肯唾。偶然啖蘋花,波动云影破。”

六、竹林冬翠

“竹林冬翠”位于书院西侧。竹林历来为名人墨客所称颂,其最好的景致莫过于冬季。冬季雪落之时,漫山遍野皆成粉妆玉砌。此时,傲然雪中的葱翠竹林,刹间披上了洁白的绒衣,藏不住的竹叶尖尖从雪中钻出来,与白雪映衬,更见翠绿,更现生机。人处其中,可感受这永恒的自然造化之美。湖湘学子洞邸山人曾为“竹林冬翠”赋诗一首:“丛竹团根一字林,滟滟池水竹影亲。雪白竹翠枝叶傲,天寒塘平雾气氤。阶石无言思先哲,寒梅怒放布香馨。斜阳一缕照池水,一片素银镶玉金。”

七、花墩坐月

书院园林中有名的景致就是花墩坐月。这是要用心灵的假设去感受的景色,因为夜晚园林高墙锁闭,一般无人目睹。遥想月在中天,人在园中,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设若独自一人,则会凭添许多清闲之胜;如是三五成群,又会生出许多风月闲情。清代书院学生蒋鸿曾为“花墩坐月”写过这样一首诗:“良夜花阴静,庭空皎月浮。境悬心朗朗,人定意悠悠。玉露清如濯,银河淡不流。栏干风细起,虚室已澄秋。”美丽的夜晚,花园静寂,空旷的庭院洒满皎洁的月色,明月高悬,心地也清朗起来,在这样的夜晚,思想也变得深远了,露珠清凉晶莹,银河疏朗娴静,凭栏夜眺,微风徐徐,空明的心已澄碧如秋……

八、曲涧鸣泉

曲涧是指从清风峡爱晚亭流经书院园林的溪涧,自古就有。曲涧边最好的去处就是爱晚亭,山中各峡谷的溪水在此汇聚,每当春雨潇潇或秋雨绵延,山中水流顺涧而下,喧泄于此,声如洪钟,状如瀑布。而若云收雨散,独剩清涧山泉缓缓而下,送来数点桃花、几片红叶,流水簇拥着它们,欢欢笑笑,触石有声,其情景,闲适之极。择一青石而坐,书声雨水声相唱和,那画面也只有诗里才有。宋代书院山长张曾为“曲涧鸣泉”作诗:“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清代乾隆年间,罗典深悟此中佳境,在涧边建亭,以供观景的人躲避风雨,并将欣赏曲涧的鸣泉声,并以此命名。清代岳麓书院学生吉启楠写过《曲涧鸣泉》诗:“岩溜穿云一径清,涓涓幽韵惬闲情。应分山涧松涛响,似听蕉窗夜雨声。枕石客归烟两岸,挂瓢人去月三更。潺潺雅与弦歌答,天籁琅然耳暂明。”诗中描写溪水缓缓流过的那份幽韵闲情,与山中林涛、夜窗蕉雨遥相呼应,以及隐居山中之人夜晚听这水声的心情,反映了“听溪”人的一种心态。曲涧鸣泉,只有用心去“听”,才会体会那份幽韵闲情……

责任编辑:

网址:岳麓书院八景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70285

相关内容

活动预告丨浮生得闲,一麓书香,岳麓书社第二届读者开放日等你来
BIBF·社长总编荐书|岳麓书社崔灿:《王闿运全集》,一部“湘学泰斗”的鸿篇巨制
岳麓书会丨唐浩明:作为湖南人,我们有责任多懂一点湖湘文化
【岳麓山下好读书】麓山探“印”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伟荣教授讲“欧美阳明学发生与发展的脉络与理据”
这部700岁的国宝级古籍全网寻亲!
岳麓书会·红网夜读⑥丨《人生忽然》选篇:《萤火虫的故事》
岳麓书会·红网夜读⑨丨《“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选篇:《华筵唐音》
从古至今,长沙人认“书”不认输 | 山水洲城记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第三届麓山青年电影短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