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愉:四十不惑,悲欣交集

发布时间:2024-03-04 09:36

艺术欣赏可以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生活乐趣# #艺术欣赏#

原标题:夏心愉:四十不惑,悲欣交集

起今天这个话题,是因为刚刚刷朋友圈,看到了智信研究创始人郑智的一段感悟。他说,当自己越发靠近40岁这个年纪,就越发感觉两种矛盾的心态在推搡:

一是,看见了人生无常,繁华终归虚无,好多本来也许想做的事情,也会想想就算了;二是,又有更强烈的“时不我待”之感,敢于冒险甚至ALL IN,不愿纠结。

看到这段话,本想今晚公号开个天窗偷个懒的我,突然起身打开电脑,此刻很有诉说欲。今晚的“愉见财经”尝试一层一层境界来拨开人生的迷雾。

第一层。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像个钟摆,它总是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后的空虚”之间来回摆动。

同样的话,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写过,说人类的痛苦往往来自八个字:“心有不甘、力有不逮”,如果想走出这种难受,那要么解决后4个字,磨砺自己的能力;要么解决前4个字,抚平自己的心态。

不过呢,就算能力真上来了,把想要的东西抢来了,或是心态真磨平了,啥都不盼不争了,那么下一样东西一定在等你:空虚无聊。你会觉得人生怎么突然活得没滋味了。

所以有一年我曾用公号发过一个新年祝福给大家,里头有四句祝愿的话:

永远有期待,一生都被爱,得不到的都释怀,该珍惜的都还在。

在30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相信最美好的生活体验,就是同时满足以上四句话。人其实是不能长时间躺平的,会躺出抑郁的,人为了对抗生命本身的虚无,必须有下一样期待,才能,积极乐观,活色生香。

第二层。但是,过了30岁的某天,我突然发现,这个“完美状态”的动态平衡,其实是很难维系的。就像上头那个出自叔本华的钟摆比喻,人最快乐的,其实是钟摆摇到即将够到所求、刚刚完成目标的那个点。

但我们观察过钟摆就会知道,那个点,只是个刹那。

而人生的谜题,或者说执于娑婆世间法而“求法不得法”之处在于,这还是个死循环。回顾我们过往的人生,你有没有发现:

1,因为需要保持刺激分泌多巴胺的阈值,我们人生每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往往都比上一个目标要难,耗心耗力;2,另一方面,随着我们的“见多识广”,我们够到下一样目标的快乐程度和时长,却往往比上一次弱了、短了。

对,简直是,性价比越来越低。

我回忆着小时候,我得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真的可以快乐一整个暑假;第一次恋爱,真的可以甜蜜到夜夜失眠、天天走在街上都傻笑。可是后来呢,说不定买了一套房,都快乐不过一周,就开始盘算着装修好麻烦。

久而久之,为了刺破那个多巴胺分泌的阈值,人就容易要得更多、也容易打飘,就会出现郑智的临近40岁思考中的“无常”。终有某个目标开始,德不配位了、或是认知不配财了,那海市蜃楼就终归倒塌,重归虚无。

到这里为止,我们似乎看到了生命虚无的本相,同时看到了人们热爱折腾的颠倒妄想。

大家似乎都忙着,拿自己已有的,去换自己没有的,循环往复,比如拿健康换钱,再拿钱换健康等。如此这般,沦陷在“圈套”中急急忙忙,时不我待,无法自拔。

第三层。怎么走出这个“圈套”呢?

首先我想说,如果,有谁的衣食住行马斯洛底层需求尚未满足,或者有谁虽在这个“圈套”里,却正在能量满满嗨嗨皮皮地折腾,那下面这一段请不用看。真心的。我其实特别怀念曾经那个什么都想尝试的、遇到什么都很兴奋的、时时怀揣一颗好奇心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自己。如果你正在这样的探索与欣喜里,那就先享受这一段驿路花开,直到发现自己的内耗与阻滞。

发现了“圈套”以后,怎么破圈呢?

我第一次仿佛触到了这个问题答案的一个边角,是因为看了宗萨的一本书,叫《人间是剧场》。“愉见财经”后来把这种生活态度概括为:“认真而不当真。”

就像我们进入一个电影院。一方面,我们既不会很躺平、没有参与感,觉得好无聊哦,反过来,我们既然电影票都买了,就是来认认真真投入到剧情之中,该笑就笑该哭就哭,该紧张就紧张该雀跃就雀跃,体验度拉满才不枉费花下去的这两个小时。但另一方面,我们不会那么当真,电影看到一半如果来了一个很急的电话,我们还是会离席去接一下——对,不执着啊,我们始终葆有出离的智慧。

如何做到“认真而不当真”呢?用我的一位上师告诉我的办法,那就是,保持“觉”。就像一个跳出自己的观察者,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有觉察,对身边人的起心动念有觉察。然后就停在这个“觉”里面,如一个安静的三方视角,看看自己。

第四层。事实上,翻译并抽象上面的这些话,是有一个概念的,世间万事万物,“缘起性空”:因缘而起,其性本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不着相、不二元对立,空如一个容器,自己与这个世界本就是流动的一体,吾心即菩提,因而放得下所有。

生命在什么情况下是虚无的?那是如果我们只把自己看成一具肉身,把一切二元对立,对一切起了分别心——比如,这是“我的”就不是“你的”,比如,我只要“快乐”就要去除“伤悲”。

当一切二元对立,那么生命的终究,就如一群举着饼干屑忙忙碌碌堆吃食的蚂蚁,所有人的人生答案,无非都是追着“名利权情”四张卷子,人生的考卷,也无非是从最初的零分,到后来的某一个高高低低的分数,再最后回到死亡,归于零分的——一个一眼望到头的过程。

而为了对抗最后那个逃不过的终结,为了对抗死亡虚无,人们就更爱在“名利权情”四张卷子里死命折腾,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毕竟忙起来,就能为自己织出一个假象,这个假象仿佛隔离了我们的视线,让它看不到最后那个必然的结局。

但如果勇敢地跳脱出来,跳脱出那个肉身自我呢?有个视频号叫“花大钱”,做了一期“缘起性空”的话题,其中有一段论述是,快乐,在我们的肉身来到之前就有,只是经由我们的存在而感知了出来;爱,在我们的肉身来到之前就有,只是经由我们的存在而流淌了起来……

一切本是“一合”的,不是二元对立的,这是一颗菩提心,也是一种道法自然。

而碌碌娑婆所有的痛苦与不甘,事实上,皆来自“二元对立”。痛苦,无非参不透。

如果这一段太玄乎,那“愉见财经”最后用一个比方来说——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不是周全保护,不是拼命对抗,而是,汇入江河湖海。

四十不惑,也许是因为,渐渐懂得了上善若水的能量。

文末,用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来与您共勉。是的,我们已然度过了悲欣交集的前半生,我们也终将迎来悲欣交集的后半生。生命就是这样一种与天地万物合一的、顺流的能量。

岁月缱绻。我们在此间,寂静,欢喜。

责任编辑:

网址:夏心愉:四十不惑,悲欣交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7064

相关内容

夏心愉:四十不惑,悲欣交集
两位小甜心正在愉快地聊天
今晚观赏邓紫棋在澳门的演出真是太愉快了
原来房似锦早与徐姑姑有过交集
平凡岁月:朵朵高度发烧,李夏饿得哇哇叫,随后大雅做法太暖心了
聂小雨与孟钰都成了心头的遗憾,安欣和卫国平亦是情深缘浅,爱意藏心易…
虞书欣,大结局来了,雪童子长大了
张欣小说中的当今城市感觉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昆曲《浮生六记》首次来京 名角施夏明单雯携手演绎伉俪痴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