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古尔纳抵京:与莫言对话,在鲁院畅谈文学与人生
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基础会话,与当地人沟通更顺畅。 #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
原标题:诺奖得主古尔纳抵京:与莫言对话,在鲁院畅谈文学与人生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于3月5日抵沪,开启了备受中国读者期待、为期9天的“古尔纳中国行”。继上海、宁波之后,北京是古尔纳此行的第三站。京城的融融春色,因为这位作家的到来而呈现出新的气象。
古尔纳对话莫言:故乡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3月11日,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先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与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莫言进行了题为“文学的故乡与他乡”的文学对话。
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
两位作家从“故乡与他乡”谈起,非洲对于古尔纳先生来说是“故乡”,而对于莫言先生来说则是“他乡”。莫言先生认为过去从作品中了解到“文学的非洲”与真正看到“现实的非洲”有很大不同。他曾在玛拉河边等待着看成群结队的动物“英勇”过河的壮观场景,但始终没有等到;那些有耐性的、美丽的金色鳄鱼,的确会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任凭飞鸟落在它们身上,任凭阳光曝晒、劲风吹拂;而当眺望“乞力马扎罗的雪”时,他突然理解了海明威小说中那只高山上冻僵的豹子——“它是为了追寻光明和理想爬到高山,它的牺牲有一点壮美的境界。”
对于古尔纳而言,非洲则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他的故乡是非洲的一座小岛,那里有大片的海滩——“我们的海滩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和世界进行着连接,与世界的其他文化进行着跨大洋的交流。”正如当年郑和船队的到来,让非洲了解了中国,家和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莫言进一步提出,随着作家创作经历的延长和活动半径的扩展,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纳入作家“故乡”的范围中。
从故乡与家乡的话题延伸,古尔纳谈到对莫言《红高粱家族》的阅读感受,他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语言描写、叙事方式及其所带来的“气息”,他称赞莫言的小说特别擅长书写一个普通人在宏大历史中具体经历了什么,这对于读者而言是具体可感的。莫言则从“讲故事”的角度强调,作家的写作一定脱离不了自己的故乡。一个小说家的自传往往就体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小说家的自传或许包含着小说的成分,但小说家的小说却恰好表现很多自传的内容,这不是诚实的问题,而仅仅是艺术的问题。他以古尔纳的《遗弃》为例进一步说明,小说家不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全方位、立体地描写一场巨大的变革,小说家更擅长的是“由小见大”,从一扇窄门进到宽广的世界中去。
在“小说家”之外,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还有另一重身份。古尔纳先生是非洲文学、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莫言先生同时是一位剧作家。如何在两种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古尔纳认为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都是他的志向所在,两者间不会难以平衡。在写作学术专著和论文时,他会采用学术化的语言、丰富的支撑材料以及权威的口吻,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而在写小说时他是完全自由的。莫言也介绍了自己创作戏剧的初衷与心得,他曾三次去往莎翁故居,走遍了那里的大街小巷,还在斯特拉夫堡的街心公园发现了一座牡丹亭。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东西方的伟大戏剧家,《牡丹亭》突破了生与死的界限,情到至深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爱情高于生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也是如此,可见伟大作家捕捉到了人类情感深处的相通。
活动现场。
这是一场文学史上星光闪耀、熠熠生辉的对谈,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文学的故乡与他乡谈起,触及小说的历史与真实、写作的经验与技巧、文学的地方与世界等诸多话题,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让观众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共识与深思。
古尔纳寄语鲁院高研班:“不用想太多,只要坚持写作”
3月12日,结束对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参观后,古尔纳携夫人走进鲁迅文学院,与鲁院第四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举行座谈,畅谈他的人生与文学。面对学员们踊跃的提问,古尔纳畅所欲言,讲述人生经历,分享创作感言。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主持。
古尔纳和夫人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摄影:王纪国
座谈会现场。摄影:王纪国
古尔纳的作品聚焦难民、离乡、故土、身份认同、种族冲突等主题,对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精神境遇有深刻、温情的书写。现场有学员提问,要写好跨文化作品,除了写出外乡人融入的过程,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古尔纳回答说,他的写作之所以涵盖外乡人融入这一主题,主要因为他对这种情况比较了解,跨文化对他而言是一种个人经历,也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作家不要担心写作的主题,人物关系永远是写作重要主题之一,最重要的是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被问到如何与叙述者“我”保持距离,又能让作品显得真实,古尔纳分析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视角的优劣:“第一人称视角可以展开很多故事,抵达人物的内心和想法,第三人称更有局外人的感觉”,选择哪种视角,取决于作家想要达到的效果,“作家要把自己当作艺术家,就像画家作画之前会先想象要画一幅怎样的作品,写作与此类似”。
在古尔纳的《砾心》中,主人公将母亲的屈辱遭遇与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进行对比。对于如何通过传承经典滋养当下的写作,古尔纳认为,作家也是读者,小说创作基于过往大量的阅读和投入而产生。写作前应该多聆听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对过去的阅读作出回应。自己在作品中参考经典,基于对某个主题产生了兴趣,从中听到很多内心的回声。对于读者来说,当读到的文本与其他文本有所参考,会感到高兴。“借鉴经典不是写作之初就设想好的,如果写出了经典作品的现代版本,这也无可厚非。”
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活动现场,古尔纳回忆了自己在桑给巴尔时期的生活,慨言那是一个多语种、多民族共居的环境。到英国后,他不得不经历入乡随俗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也是异乡人在他乡不懈努力、通过斗争保留原初文化的过程,必须要这样做。“这样的主题并不是描述困难,多文化主题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谈及自己的写作之路,古尔纳表示,当作家并非自己最初的决定,年轻的时候希望能表达经历,在写的过程中才立志要走一条创作之路。写作的过程也是理解过往经历的过程,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某一时期某个作品可以成型,从而继续写下去。他建议中国青年作家“不用想太多,只要坚持写作”,这对所有作家其实都适用。
古尔纳在作品中书写痛苦、阐释痛苦。对此,古尔纳坦言,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痛苦,在此情况下,如何写没有痛苦的人生呢?“小说如果只写幸福,读者会不相信,因为生活是充满困难的,也没办法给出确切答案。主人公遇到很多困难,经过抗争过上了满意的生活,这样的故事是可信的,读者也更感兴趣。”
本次座谈以“循着故事而来——遇见古尔纳”为主题,诚如吴义勤所言,这场中外作家间的交流和碰撞,让我们对文学故乡、作家身份、历史书写,以及世界文学现状、各自的文学传统等诸多问题,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此次对话和畅谈,也必将激发出彼此鲜活的创作灵感,进一步深化源自文学与文化的深情厚谊。
责任编辑:
网址:诺奖得主古尔纳抵京:与莫言对话,在鲁院畅谈文学与人生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8246
相关内容
诺奖得主古尔纳抵京:与莫言对话,在鲁院畅谈文学与人生莫言对话古尔纳:关于讲故事的人
莫言与古尔纳展开文学对话,他说自己与古尔纳不会因AI的出现而失业
诺奖得主古尔纳:一场持续探讨故乡和他乡的旅程
诺奖得主古尔纳到访中国现代文学馆
古尔纳与董宇辉精彩对话,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超过55万人
诺奖得主古尔纳也将进董宇辉直播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直播对话格非、毛尖,10部经典作品在抖音电商发售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叠加
“我们必须谈论痛苦”,诺奖作家古尔纳与中国作家格非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