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癫得很有道理

发布时间:2024-03-14 14:29

加入电影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电影。 #生活乐趣# #电影推荐#

原标题:这部电影癫得很有道理

《周处除三害》

热播电影《周处除三害》的英文片名,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在佛教中,鸽子、蛇、猪分别代表“贪、嗔、痴”。

鸽子,即“贪”,是不择手段、贪婪成性的林禄和;蛇,即“嗔”,是暴躁易怒、凶狠残暴的香港仔;而猪,即“痴”,是无法分清善恶的主角陈桂林。

在影片中,奶奶留给陈桂林一块手表,上面有一只卡通猪。

一路上,陈桂林带着“猪”的愚笨无知,带着“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执念,一路除掉通缉榜两名要犯,也除掉了“贪、嗔”两害。但在这期间,他也曾一度陷入“贪”的骗局之中,险些误入邪教。

最终,在“扬名立万”过后,陈桂林主动投案自首,将自己送进监狱,也除掉了那份“痴”。

佛教认为,“苦”的原因是对世间真相的迷惑无知,而这种无知对于认知的染污作用,就叫做烦恼,表现为贪、嗔、痴、慢、疑以及不正见

“想要像周处一样有价值” 是陈桂林的“我执”,而烦恼心,是破除“我执”路上的最大障碍。

讲述| 成庆

来源| 看理想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

1.

烦恼心

溯根追源“执着”的原因,按照佛教的说法,其实是我们有各种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认知会引发各种令人烦扰的心理表现,就叫作“烦恼”。

我们之所以有人生的苦感,其实是因为烦恼所造成的,烦恼心的内容则包含了贪、嗔、痴、慢、疑以及不正见这六类烦恼,也被称为根本烦恼。

既然是根本烦恼,就可以知道还有所谓非根本的烦恼,在佛学中也称之为随烦恼,也就是跟随根本烦恼而产生的一些枝末烦恼,这些也都是我们常常感受到的心理作用。

举个例子,我们谈“嗔”,从根本烦恼的定义来说,一般笼统解释为求之不得、违逆个人意愿时所产生的心绪。但事实上,“嗔”还可以细化为比如忿、恨、恼、㤭、害、嫉等等。这些随烦恼其实是细化了根本烦恼的样貌。

“忿”主要是强调对当下发生的不如人意的境界产生嗔心。而“恨”主要指的是对过去的不如意境界产生怨恨情绪,内心焦灼。

例如,在公司里被上司责骂后产生的嗔心,当下感受到忿忿不平就是“忿”,而事过境迁之后还念念不忘的怨愤心,就属于“恨”。

“恼”主要指产生愤恨情绪时,不断品味,因此越想越苦恼,身心不安,甚至还会对周边的人展现出情绪,令他人也感觉不安

“害”则是在嗔心的驱使下,激发出行为和语言上的暴力,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危害他们的安全。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类的新闻,恋人分手后,某方感觉自己“被分手”而失去颜面,而产生强烈嗔心,继而想要加害对方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其实就是因为“嗔”而产生的“害心”。

“㤭”,也就是骄傲的“骄”,则是因为感觉自己了不起,自矜自夸,对他人自然有一种压倒的心理。“㤭”和“慢”的区别在于,前者常常因为自己有所成就而产生骄傲的心态,后者则是强调是与他人比较所产生的高人一等的心态。

“嫉”则是不能忍受他人比自己强而产生的嗔心,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比较心所产生的烦恼,并不是他人主动触恼你。在职场上,如果某位同事穿着时髦,意气风发,就常常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和嫉妒,这其实就是某种“嗔心”。

以上,是“嗔”的随烦恼。而“贪”的随烦恼,则包括悭吝的“悭”,覆盖的“覆”,以及诳骗人的“诳”,还有谄媚的“谄”。

《临时劫案》

其中,“悭”主要是以贪心为主,也就是非常吝啬自己的财物及其他珍惜不舍的东西,不愿意分享给他人,这其实就是“贪”的一体两面,仍然属于“贪”的范畴。

“覆”的意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隐瞒自己的过失错误,这个烦恼的内涵显然和“贪”也有相关,因为舍不得过去自己所拥有的人、事、物,因此害怕自己因为曝光而失去所有,但这个随烦恼也和“痴心”有关,因为我们不了解一切善恶的结果都是有其原因,所以才会拼命隐藏。

“诳”则是为了想要得到世间的各种名利,自夸来诳骗他人。“谄”则是为了想要得到好处,伪装成恭敬顺从,谄媚讨好他人。这和前面的“覆”一样,都是兼具“贪”和“痴”。

除开前面所介绍的随烦恼,其余的比如还有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生命中有如此多的烦恼,动荡不安。

在这些种种的烦恼中,作为根本烦恼的贪、嗔、痴、慢、疑常被称为“五钝使”,钝就是迟钝的钝,使则是使命的使。“使”在这里其实是佛学名词“结使”的缩写,“结”是结果的“结”,“结使”就是烦恼的不同称呼而已。

所谓“钝使”就是指这五种烦恼很难断除,与生俱来,非常深细,难以观察到,几乎就是本能反应,要解决此类的烦恼,就需要经过比较精进的修行才能真正断除。

相对应的,烦恼心中包含的“不正见”,指的是五种不正确的见解,分别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又被称为“五利使”,“利”就是锐利的意思,属于比较粗表的烦恼,容易通过一定的思维就能澄清。

在这五种不正见中,比较重要的是“身见”,也就是“我执”,而修行就是要用上各种方法,来转化这种错误的观念。

2.

戒律与修行

在谈论如何破除我执之前,需要先明白,破除“我执”的路上,我们首先会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前面所讲的这些烦恼心。

《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这部佛经据说是东汉年间由天竺僧人所翻译的第一部汉文佛经,其内容是辑录了佛陀在各个经典中所说的四十二段教导,也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佛学概论。其中记录了这么一段佛陀的教导,这段文字精炼动人,引述如下: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譬如浊水,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搅之,众人共临水上,无能覩其影者;爱欲交错,心中为浊,故不见道;水澄秽除,清淨无垢,即自见形。猛火著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覩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要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

这段经文的主要意思是,我们之所以无法看清,是因为贪爱让我们的心变得如同污浊的水一样,而且还往里面投入各种颜料加以搅拌,浑浊斑斓的水面自然无法映照出我们的样貌,一旦这些污浊之物沉淀下来,自然也就恢复了映照的功能。又像是用大火煮水,当水开始沸腾时,却用布覆盖在水壶之上,我们临水自睹,当然也没办法看到自己的容貌,这就好比是心中如果有贪嗔痴在涌动,还有睡眠、昏沉等心理上的障碍,当然就无法看清身心的真相。

通过这段经文我们会发现,如果想要破除“我执”,首先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些所谓的烦恼心,比如我们平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烦闷、无聊、倦怠等等,这些都是看清身心现象的障碍。

而要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甚至具备一定的观察审思的能力,当然就先需要远离一些让我们容易动荡不安的外在环境,这其实就涉及到“戒律”的核心关切。

《周处除三害》

戒律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是某种束缚人性的人为限制,不合乎人的欲望天性。但在经典中,谈到了佛陀制定戒律的起因——

当时他的弟子舍利弗曾经劝说佛陀要给僧团制定戒律,最初佛陀是反对的,理由是当时的出家人都比较精进修行,不为名闻利养所诱惑,所以无需另外制定戒律。但后来因为僧团有一些出家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做了一些不清净的行为,佛陀才开始制定戒条,以便约束僧团的各种行为。

佛教的戒律,其出发点并非是某种单纯的道德教条,而是看到很多环境容易让人引发内在的烦恼,甚至还会投入行动,最终让自己陷入复杂的人生旋涡中,无法自拔。因此便需要一定的外在约束,让修行者能保持警醒,远离这些容易滋生贪嗔痴烦恼的环境,以免让自己意乱心迷,无法专注于对五蕴身心的观察上。

一般而言,戒律对于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侣的要求各有不同。

在家居士一般会持守五戒或八关斋戒。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所谓不杀生,主要针对是不残害人类,而对于杀害动物,则罪相较人而言,就比较轻一些;而不偷盗,就是不在他人没有明确知晓的条件下擅自取用其物品;不邪淫则是指的是不与夫妻之外的人发生男女关系,否则就是犯戒。

不妄语则是不去有意欺骗他人,甚至用种种花言巧语欺诳他人,或是挑拨离间,用以获得自身利益等等。至于最大的妄语,就是自己明明没有觉悟,而说自己觉悟等等。不饮酒戒则是比较特殊的一条,其本身并不算严重的问题,但它常常会引发前面四种行为的发生,所以也被纳入到五戒的范围。

另外,居士会在某些日子去受八关斋戒,其中的内容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和不饮酒之外,受戒期间也要禁止夫妻的男女生活,而在这之外,还增加了三条,分别是不着华鬘香油涂身以及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大广床、不非时食。

其中,不着华鬘香油涂身以及不歌舞观听,其实就是受戒期间不去涂抹各种化妆品,做各种精致的妆容打扮等等,以及不去参加各种扰人心神的娱乐活动;不坐卧高大广床,其实就是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享受,去挑拣高级席梦思或奢华的住所等等;而像非时食戒,也就是过午不食戒,中午之后不再摄取任何食物,除水之外。

比较前面的五戒而言,八关斋戒相对比较严格,也被称为是“在家人所受的出家戒法”,但其持戒时间可长可短,所以比较灵活。

至于出家人的戒律,那更是非常的繁复,有多达两、三百条。甚至在佛教内部,还有专门的僧侣去研究戒律,成为专门的所谓“律师”。戒律的实践,包括对具体行为的时空环境与犯戒程度轻重的研判,以及那些所犯的过错如何进行事后的忏悔等等,都有非常详实的说明。

《不求上进的玉子》

抛开这些戒律的具体条文,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为何常常感受到情绪纷乱,其实都是因为外在的环境与信息过于冗杂而导致的,比如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使得我们几乎时刻都在接受各种信息,甚至于在片刻的空闲时间里,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想要继续去刷手机,看各种购物信息,做“吃瓜群众”围观网络上的各种八卦。

所以这些年,无论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躺平,要去某个地方调养休息,其实就是因为现代的生活环境不断地刺激我们的心,以至于身心俱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心平气和的应对,又如何谈得上获得人生的智慧呢?

3.如何认识烦恼,降伏烦恼?

感觉“苦”的原因,其实是对人生的迷惑,就是贪、嗔、痴、慢、疑以及不正见,也就是六种根本烦恼。

而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则是佛陀觉悟后亲身体会到的世界真相,如果体验到“无我”,烦恼自然就会熄灭,也就是所谓的“涅槃寂静”。

那么要如何才能体验到呢?那自然就要涉及接下来讨论的“道谛了。

关于“道谛”,在不同的经典中有详略不同的说法,这里先采用《增一阿含经》中的说法:“彼云何名为苦出要谛?所谓苦出要谛者,谓贤圣八品道,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名为苦出要谛。”

在这句经文里,“苦出要谛”其实是“道谛”的另外一种翻译,后面的“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就是俗称的“八正道”,而另外一种为人熟悉的翻译版本,则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也就是八条正确修行的道路,可以让人最终抵达烦恼止息的境界,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首先,八正道中,我们可以分为三类,其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可以归纳为“戒”,而“正念”和“正定”则归纳为“定”,而“正见”、“正思维”和“正精进”则可归纳到“慧”。

佛教对于禅定的理解,与其对于生命存在状态的理解有关。一般来说,佛教认为所有的有情生命可以分为“三界”,分别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生命存在状态。

欲界,顾名思义,就是以粗重的爱欲为存在的基本特征,例如人类所喜好的,无非就是男女、饮食、财富之类容易刺激感官的对象,比如中国人所讲的“财色名食睡”等等。有一些人能持戒自律,多行善事,对智慧充满求知欲,虽然仍属于欲界的生命,其状态显然已不同于前面那类人。

而色界和无色界的存在状态,则必须依靠禅定的力量才能抵达。如色界的生命已经对于粗重的欲望毫无感觉,像是男女、饮食、睡眠的欲望这些,色界的生命统统与其绝缘,不过色界生命的存在仍然需要依靠色法,也就是物质的基础,所以称之为色界。

而无色界则是由色界更进一步,到达更深的禅定状态,只有纯粹心法的运作,也就是只有意识的活动。五蕴此时变成了四蕴,色蕴已经不再发挥作用,因而纯粹是种精神性的存在状态。

从欲界到色界和无色界,其中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是否具备“禅定”,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戒定慧”中的“定”。

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层次,在佛教中分为所谓的四禅八定,分别为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以及无色界的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关于这八种禅定的境界和状态,因为涉及到具体修行的体验,无需给予过多描述。总之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心安止在某个对象上,如呼吸上,慢慢就会进入到从粗到细的心理变化,然后便可以进入到初禅等境界,就会伴随有安定喜乐等意识体验。

八正道里的“正定”,则直接对应这里所谈到的禅定修行过程,而“正精进”则指的是一个人正确地努力实践各种善法,而让恶心尽量不会升起,而且充满着热情和力量,而不是陷入昏沉与散乱的心理状态中。这可以归属为“定”的最初阶段。

而八正道里的“正念”,内容包含较为丰富,也就是要时时忆念佛陀所讲的核心道理,当然这就根据不同的阶段而有不同的重点,比如“五停心”就是修定的初阶准备,主要处理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烦恼,让心不会被烦恼困扰纠缠,也就自然能够获得安定的力量。

《不求上进的玉子》

那么,五停心观具体包括什么呢?

作为人类,很容易陷入对自我身体和男女的贪欲执着中,不能自拔,所以佛陀就教导这一类的修行者可以修“不净观”,也就是思维观想自己或他人其实是不净的。

比如在《长阿含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谓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头至足,观足至头,皮肤内外,但有不淨发、毛、爪甲,肝、肺、肠、胃、脾、肾五脏,汗、肪、髓、脑、屎、尿、涕、泪,臭处不淨,无一可贪。” 这段就是佛陀教导弟子观察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器官都是肮脏不净的,没有什么值得贪恋的。

想想的确如此,抖音上充斥的各种美颜后的画面,无非是人们对自己的容貌感觉不满,不仅要通过化妆来掩盖脸部的斑痕、毛孔以及黯淡的肤色,还需要用各种滤镜遮掩身上的种种缺陷。真要网络奔现了,才知道原来是场“容貌骗局”。就算有人天生姣好帅气,但仔细想想,也逃不过人的吃喝拉撒需求,那种被我们“放大”的美,背后其实都是普遍的“不净”。

而当我们生病进入医院,在医生的审视下各种脱衣检查,反观自己这副皮囊,就算平日再如何衣冠楚楚与明艳动人,也不过是这些污秽血肉凑集而成,哪里值得我们如此费尽心力去维护,去遮掩呢?

不过,不净观不仅有关于“自我”的部分,还有关于“他人”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常对他人产生各种美妙的幻想,此时就需要应对的“不净观”。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对知识人、科学家的那种知识层面的才华艳羡不已,而铃木大拙曾经写过一段话,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不净观”:“逻辑、哲学、科学.......以各种装束行走着的人,很是威仪堂堂。好似穿着大礼服结婚成家,又好似披起盔甲装饰观礼台。但出生时也只是“哇”地喊了一声,跟妻儿亲属说再见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冰凉的手被轻轻一握而己。”

这句话其实就是用“死亡”的残酷性,来应对我们对这种人世风光的贪婪心。

还有一类人,生性容易产生“嗔心”,但有时候也分不同类型。比如有的人是对任何事情都会容易显现出嗔心,有的人则是对于某些具体场景才会容易产生对应的嗔心。前者说明嗔心深厚,则比较难消除,而后者则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嗔心也有对过去事情和现前事情的不同,我们对于过去事产生的嗔心一般都相对轻,而刚刚发生的事情则往往忿忿难平。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这样的烦恼,则可以修行“慈悲观”。

另外,也可以多思维让其他人得到快乐,这就是更倾向于“慈心”的实践,比如父母对于子女,大多是希望他们获得人生的快乐,所以这多是“慈心”的表现。当然,现实状况常常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胜其烦,更多已经陷入到“嗔心”当中。

至于那些容易心神散乱的人,日常生活中思前想后,难以专注。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我们整日都沉浸在各种信息里,片刻不得安宁。

地铁上,饭桌前,课堂上,我们都难以专注在当下的事情上。坐地铁,我们刷剧、聊天、玩游戏;吃饭时却忙于拍照,发朋友圈和回复各种评论;而在课堂上,只要老师所讲的内容稍微枯燥一点,便开始胡思乱想,或是打开手机看看有什么其他有趣的事情。对于这类的人,则可以通过“数息观”来加以调整。

《百元之恋》

所谓数息观,其实就是放松身心,自然呼吸,然后将心专注在鼻端的呼吸上,体会呼吸进出的感受。我们可以体会呼吸进出的长、短、粗、细、涩、滑等感受,一旦自己妄想纷飞,心跑了出去,便拉回来继续观察呼吸的进出感受。这种方法如果反复练习,则可以缓解我们常常陷入的心神散乱的问题。

还有两种观法,分别为“因缘观”和“念佛观”。

因缘观主要是通过思维十二因緣的道理,来让自己不至于陷入错误的妄想之中。

而念佛观则是借助持诵佛的名号或者对佛陀进行图像化的观想,让自己能够在精神萎靡或无力的时候,获得某种依靠佛陀的心理力量。在有的经典中,如《大乘义章》中,会用“界分别观”取代“念佛观”,所谓“界”指的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或是前面所介绍的十八界,这些也都是通过对五蕴的拆解,来消除我们日常的迷思,不至于妄想迭起。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第11、12期,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收听,点击最下“阅读原文”。

编辑部诚意推荐,看理想年度力作!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

音频编辑:夏夏、小蒲

微信内容编辑:婧文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封面图:《周处除三害》

商业合作:bd@vistopia.com.cn

投稿或其他事宜:linl@vistopia.com.cn

责任编辑:

网址:这部电影癫得很有道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8467

相关内容

这部电影癫得很有道理
《城寨》十大英雄,陈洛军只排第五,癫公王九最变态!
从面包癫公“豪士豪士,好吃好吃”,到现在水癫公外 外 外星人…
前排:贵有贵的道理
“星爷这部电影,很多人绝对,没有看过”周星驰
她拍这部电影竟然只涂了润唇膏,简直离谱!
人生如戏看完这部电影你就看完了一生
夫妻间的那些事,全被这部电影拍了出来!
如果人生处于低谷,请一定要看完这部电影!
我怎么才看到这个视频啊啊啊啊,鹅你是真的癫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