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诞辰百年:武侠虽不至死,但他的成就恐无人能及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虽然有时会遇到逆流,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能冲破障碍,到达成功的彼岸。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原标题:金庸诞辰百年:武侠虽不至死,但他的成就恐无人能及
金庸诞辰百年:武侠虽不至死,但他的成就恐无人能及
金庸先生与严家炎教授(右)。
严家炎著《金庸小说论稿》。
武侠被视为成年人的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无数人找到心灵共鸣,寻找到精神的知音,获得积极的力量。2024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众多读者、影迷在网上表达对金庸武侠世界的热爱,并对已于2018年10月30日仙逝的金庸先生表达深切的缅怀。
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金庸的武侠
斯人去,江湖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面世是近70年前,在报纸上连载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鹿鼎记》,至今也超过50年。尤其是近些年来,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生活的种种压力也蜂拥而至,种种新的元素、词汇、流行文化滋长,那个前现代的“江湖武侠梦”似乎正从科技时代生活中徐徐退场,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越来越少提到侠义精神。
但是,金庸的武侠,在华人世界的年轻群体中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金庸作品依然深植于人们心中。“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一生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塑造超过1400位人物,作品以14种不同语言在全球累计售出超过1亿册。从1958年的电影《射雕英雄传》至今,已有超过130部相关影视作品上映、播出。一份《当代年轻人“金庸成分”报告》显示,在90后之前的人群中,读过金庸小说或看过相关影视剧的比例几乎拉满。95后、00后人群的占比分别超过九成、接近八成。至今,影视投资商们仍然愿意投入真金白银,开拍新的金庸武侠剧。目前还有导演徐克执导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视剧《金庸武侠世界》等作品有待与观众见面。
可以说,小说读者带来的影视关注度与影视对小说带来的反哺效应,互相叠加,让金庸武侠的影响力,久久不衰。
金庸百年诞辰,多个地方举办纪念活动。2024年3月10日凌晨,湖北省襄阳市金庸迷在襄阳古城墙上点亮烛火,以此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另据了解,“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将于3月15日至7月2日在中国香港举办,公众可免费入场。届时,由雕塑家创作的10尊金庸角色人物雕塑,包括小龙女、杨过、周伯通等,将公开展出。场内还设有灵感来自《射雕英雄传》的蒙古包,通过多语言语音导航及增加现实(AR)科技,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多个还原小说情景布置及经典服装造型的打卡位,不仅唤起大家的集体回忆,更可拍照留念。
个人传记有数十种
被学界广泛深入研究
金庸武侠世界在华人世界里影响力之大,成为文化现象,被学者广泛深入研究。研究“金学”的论文和著作汗牛充栋,金庸个人传记也有数十种。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出版的国内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金庸小说论稿》,陈平原教授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以及傅国涌的《金庸传》等,都在学界和读者群中口碑不俗。
严家炎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论鲁迅的复调小说》《金庸小说论稿》《知春集》《求实集》等。他与唐弢合作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等,被国内各大高校作为核心教材广泛、长期采用。作为“文学史家”的严家炎,被一代代修习此课程的学子所熟知。
20世纪80年代,严家炎在北大教书,发现学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偷看金庸的小说,很上瘾,他就很好奇。1991年,严家炎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东亚图书馆内,他发现,借阅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数量极为可观,一套书借出过几十次乃至上百次,在借书页上密密麻麻敲满了图章,有的金庸小说已被翻得陈旧破烂。《射雕英雄传》是严家炎开始认真读的第一部金庸小说,“跟早年读的武侠小说完全不一样,拿起来就不大容易放下。”读的时候有兴趣,又觉得金庸武侠热是一个文学现象,值得研究。这让严家炎决心全面深入研究金庸武侠。
1995年春季学期,他干脆在北大中文系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专题课,把金庸武侠小说正式搬进北大课堂,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探究、传播。讲座饮誉北大,很多人来旁听,一位日本的教授也觉得有意思,全学期一节课都没落下。据严家炎的高足、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回忆,那时候的北大,几乎全班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迷上了金庸。讲稿后来被整理成书出版,这就是国内“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金庸小说论稿》。严家炎从语言、形式、风格、内容、历史观等多个角度,对于金庸武侠给予全方位研究,发掘出其独特却容易被忽略的价值。这本书至今被年轻人阅读、认可,在豆瓣上好评甚多。
在严家炎分析看来,金庸小说虽然写的是古代题材,但却有“现代性”:用通俗文类、形式,写出现代精神。他提到,金庸小说是一种有思想的娱乐。金庸小说将严肃文学“为了人生”与通俗小说“供人消遣”两方面统一了起来。金庸小说写的是虚幻的武林世界,却写出了真切的现实世界。在思想方面,金庸用现代精神全面改造了武侠小说(因而也被称为“新武侠”),里面没有旧武侠“口吐一道白光,取人首级于百里之外”这类文字,没有“任性杀戮”,而是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各种关系;金庸作品的主人公们告别了“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性的价值标准,他们的人生观里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与“五四”新文学相通;金庸在好几部小说里提出来的“权力产生腐败”的问题,非常尖锐,也非常深刻。他还写到人性的普遍弱点;金庸刻画的人物很有特点,《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性格鲜明,各有千秋;他善于将小说场面舞台化,或将电影特技移用到小说中。
中国有比较悠久的武侠写作传统。判断作品是不是文学,是不是好的文学,首先在于语言。在严家炎分析看来,是金庸的写作,使武侠小说“真正进入文学的宫殿”。金庸的武侠清新可读,正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做了出色的文学实验:汲取章回体小说形式,汲取白话语言的优点和新文学之长,形成一个新鲜活泼、干净利索而又优美亲切的语言宝库。
金庸武侠小说成绝唱
他这样的写作者很难再有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在2021年采访过严家炎教授。他谈到,自己除了学术上深入研究金庸,在现实生活中,也曾与金庸保持一种君子之交的纯粹友谊,保持来往交流20多年,直到金庸先生去世。
严家炎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他与金庸先生曾多次见面。其中2004年,两人还一起畅游了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欣赏了壮观的钱塘潮。两人成了心灵之交、君子之交。“与先生交往中,他的宽厚、仁慈、真诚,让我感受非常深。”严家炎说。
随着金庸去世,他的武侠小说成就也成为绝唱。在严家炎看来,跟金庸同时期的武侠作家,比如古龙、梁羽生等,也有各自的贡献,“但总的来说,金庸的作品是最杰出的。金庸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过三年,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他办《明报》,始终以‘明辨是非、公正善良’为方针。他的小说虽然描写古代的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的精神,因而被译成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金庸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总是把国家、社会、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正是他本人的真切写照。”
随着时代变化,滋养武侠小说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在网络小说门类中,武侠很多都变成了玄幻、穿越和升级打怪。当武侠里的文化因素流失,往往只剩下打斗,武侠的精髓不再。像金庸这样的中西、古今贯通的武侠写作者,也很难再有了。甚至有人提出“武侠小说已死”的观点。严家炎认为,武侠虽不至于死,但是金庸武侠那种因天时地利人和所成就的结晶,查大侠的成就,“以后怕难以再有人取得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严家炎教授提供
责任编辑:
网址:金庸诞辰百年:武侠虽不至死,但他的成就恐无人能及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8554
相关内容
金庸诞辰百年:武侠虽不至死,但他的成就恐无人能及诞辰百年!金庸与柯城的故事还在继续
金庸先生诞辰百年:“大侠”隐于香港
金庸诞辰百年,江湖已无江湖?
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大会将于3月11日在嘉兴举办
金庸武侠世界的每一对都让人痴迷
金庸诞辰百年|专访沈西城、吴思远: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武侠过时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读金庸?
“侠”想金庸百年|谁能超越金庸?金庸研究学者陈墨:这不是个好问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