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两幅画,只出现一次,都跟贾宝玉有关

发布时间:2024-03-19 17:4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红楼梦里的两幅画,只出现一次,都跟贾宝玉有关

宝玉不喜欢读书是出了名的,谁劝他读书他跟谁急,宝钗劝甩脸子,湘云劝撵她走,加上祖母溺爱,宝玉就没好好读过书。

别说好好读书,他就是见到与劝学相关的,都十分厌恶。

红楼梦第五回,贾母带着宝玉等人去宁府赏梅,宝玉因一时倦怠要休息,于是贾蓉之妻秦可卿就带宝玉去了上房休息。

这宁府的上房,是典型的古代贵族会客休息的地方,宝玉进到这个房间后,抬头就看到了一幅画,当时心中就不快活,死活不肯在这里休息。这幅画的故事是《燃藜图》。

宝玉一看这幅画,又看到了那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当时就不痛快了,即便这屋子再好,他也断断不肯在这里休息了,还不断地说“快出去!快出去!”

秦氏见如此,只好带宝玉去自己的卧室,宝玉到了这里,闻到了一股甜香,又看到了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这才含笑连说,这里好,于是就有了后来神游太虚幻境的情节。

那么问题来了,曹公先后提到的《燃藜图》和《海棠春睡图》背后,都有什么典故呢?

《燃藜图》的典故出自《拾遗记》,由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小说家王嘉所编写,这部著作原书共有19卷,属于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

关于燃藜的故事,是这样的:刘向於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 ,说开辟已前。向因受《洪范五行》之文,恐辞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

后来,世人就以“燃藜”指人夜里苦读,勤奋好学,也就是劝学之意。南宋词人刘克庄有诗曰: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我们知道,贾宝玉是最恶读书的,这一点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林黛玉进贾府时都有交代。他看到这样具有浓厚劝学之意的画,加上两侧的对联,当然是一百个不喜欢。

让他在这样的屋子里休息,他怎么能睡着呢?自己都把读书人说成是禄蠹,说读书人沽名钓誉,还把《四书》之外的其他书都烧了,这样厌恶读书的人,他当然最不喜欢被人劝学。

至于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也有一个有意思的典故: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到了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唐伯虎便根据这个典故,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这就是海棠春睡图的典故。

这个充满风月的故事,当时很对贾宝玉的胃口。本来,他就是在姊妹丛中长大的,天然地对女孩子有好感,还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况且这幅画也提到“春睡”一事。

加上这本身就是侄媳妇秦可卿的卧室,布置的十分精美,又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贾宝玉一到这里,当时就眼饧骨软,挪不动步了。

在红楼梦里,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史湘云,一个是薛宝钗。

六十三回,宝玉生日夜宴,史湘云抽到的花签,便是来自苏东坡据此典故所写的一句诗:只恐夜深花睡去。而原文中,无论是曹公还是贾宝玉,都曾将宝钗比作杨妃。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都曾劝过宝玉读书,都被宝玉甩过冷脸子。但宝玉看到杨贵妃醉酒春睡的画和秦观的对联后,连说这里好,于是就在这里歇下了,这才有了后文神游太虚幻境以及初试云雨情的情节。

贾宝玉的结局,脂砚斋有过透露,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贾府没落后,宝玉在下雪的深夜,睡觉只有一个破毡盖着,可能连避风之所都没有。再想想他从前连午休都对房子挑三拣四的那种态度,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责任编辑:

网址:红楼梦里的两幅画,只出现一次,都跟贾宝玉有关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9224

相关内容

红楼梦里的两幅画,只出现一次,都跟贾宝玉有关
红楼梦里为何只写宝钗过生日,不写黛玉过生日?
红楼梦里的一个群体,既要有才又要会说,一般人干不了这个活儿
红楼梦里分析贾宝玉最重要的一回,却经常被人忘记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仅出场一次,身上的闪光点却令人敬佩
红楼梦里有一群蛀虫,贾府的败落,跟他们有很大关系
红楼梦里最机灵的丫鬟,不听主子命令,一语道破金玉良缘
说红楼:贾宝玉说丰满的宝钗像“杨贵妃”,宝钗为何大怒?
红楼梦里隐藏极深的这些“真事”,你都看出来了吗?
西游记最厉害的神仙,只出现过一次,玉帝感到害怕,如来都敬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