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王阳明》:除了青山不改外,世代流传的还有人的伟大的思想
读名人传记可以了解伟大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成长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名人传记#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这是杨慎流放云南所作的弹词。其实,古往今来,除了“青山不改”外,世代流传的还有人的伟大的思想。
王阳明去世后,众门生收起哀伤,传播良知学说。薛侃在广东讲授阳明心学;穆孔晖在山东传播阳明心学;邹守益在江西讲授阳明心学;马明衡在福建传播阳明心学;王艮在泰州讲授阳明心学;王畿、钱德洪等门生来往于北直隶、南直隶、湖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讲学,潜心传播阳明心学。众门生所到之处,听者无不云集。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既给那些志向远大、奋发自强的人点燃了照明灯,也给那些误入歧途、陷入苦海的人指出了光辉路,于是良知学说迅速传播开来。
与王阳明众门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士桂萼弹劾王阳明擅离职守,又诽谤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宜夺其新建伯爵,禁邪说以正人心。嘉靖皇帝偏听偏信,下诏停止王阳明爵位世袭,严禁阳明心学。
朝廷的严旨,阻挡不了王阳明众门生对阳明心学的信仰和传播。几十年过后,阳明心学终于感动了朝廷。隆庆元年五月,隆庆皇帝诏赠王阳明为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万历皇帝下诏以王阳明从祀孔庙。由此,王阳明成为明代官方推崇的内圣外王典型,阳明心学终于成为了官学。
在整个明朝中后期,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流传于大江南北。阳明心学,一直影响到近代,并且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有“立德”、“立功”又有“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世人的敬仰。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明史》赞曰:“阳明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也。”此外,王阳明的文学成就也很高,《古文观止》中,就收录有王阳明的《瘗旅文》《象祠记》等几篇文章。《四库全书》中有评论曰:“阳明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历朝历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总有些人困惑、迷茫,就像本小说序言中开头的四个问题,其实类似的问题何止四万个、四万万个。像这类的问题,都可以用“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来回答。
观今日之社会,有些人道德底线已近于崩溃,行恶无所畏惧,致骇人听闻之事、伤天害理之举时有发生。善良的人,常常为此而苦恼。其实,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不也是医治当今社会这些顽疾的良药吗?
摘自畅销书《王阳明》(高兴宇著)
作者:高兴宇,著有《春秋战国》《王阳明》《五代十国》等20多部图书,100部大中学教材选用高兴宇作品。
责任编辑:
网址:小说《王阳明》:除了青山不改外,世代流传的还有人的伟大的思想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99491
相关内容
小说《王阳明》:除了青山不改外,世代流传的还有人的伟大的思想侠义长存!金庸曾希望百年后还有人看他的小说
“山外青山楼外楼,张远没有女朋友?”真是让人感叹,远子真惨
荣膺亚洲电影大奖AFA的新世代奖项,这些年来她的不懈努力众人皆见…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段真的超级爱,看了好多遍,最后一集简直是边看边哭
王阳明一生坎坷,去世前,给弟子留下八个字遗言,让人感慨
他死于1529年,思想却领先欧美哲学家400余年!
从字迹看心迹:王阳明张居正徐光启的处世哲学
原创歌剧《王阳明》中央歌剧院首演 东方审美展现圣人传奇人生
自学,然后演唱如此出色,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努力吧!